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住房紧张工资微薄:谁让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2011-04-12 00:00 湛江日报  

    部门说法:

    针对农村教师面临的生存困境,记者专门采访了市教育局局长陈炎生,他表示,由于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偏低,农村老师“住房难”问题在我市广泛存在,这一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解决。

    “住房难”问题短期内难解决

    陈炎生表示,乡村教师的生活困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住房问题。陈炎生说,国家住房政策改变以后,学校不再建教师福利房,而老师大部分在镇以下的学校工作,老师的工作还时常面临调动,经常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或者跨镇调动,他们在农村没田没地,在学校没有固定住房。因此,有的老师工作几十年以后依然居无定所,在学校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老家没有房产,对于“天价”的商品房,更是一辈子也无法奢望。

    一些年青的老师都是“蜗居”一族,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或者在外面租房子住。据了解,有的乡镇学校为了照顾外地老师,在策略上做了一些倾斜,给与200元/月的住房补贴,让他们在学校外面租个小单间住,而这一利好政策也只在极少数财政状况好的中学才有,也只针对外地老师。至于乡村小学等其他一些面上学校,更是担负不起这些费用。

    “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工资每个月才1000多元,扣除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后,就更少了。如果再拿出200元来租房,维持生活都很困难了。”陈炎生说。

    “县以下的中小学还没有住房公积金,按照现在的住房政策和市场价格,他们不仅现在买不起房,将来也不能奢望自己买得起房子,这种现状短期内还不不可能有太大改观。”陈炎生表示。

    教师待遇涨幅难敌物价上涨

    另外,陈炎生表示,到2009年9月份我市已基本实现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两相当,但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依然存在。

    陈炎生说,湛江属于欠发达地区,经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努力,尽管已经基本实现了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两相当”,但却是低水平的两相当,教师的工资仍然不高。“拿县市区的中学校长来说,他们的工资甚至高于当地同级别的机关科级干部,但是也仍然在2000元左右,相对于过快上涨的物价,还是偏低的。”陈炎生说。

    以前我市的教师待遇比广西、云南等地要好一些,吸引不少外地优秀教师来湛工作,现在情况有所逆转,教师的回炉率越来越高。归根结底是老师微薄的收入,难以承担生活压力太大。

    探索突围:

    据了解,教师的生存状况一直以来受到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近几年,教育部门实施了多项工程改善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安居工程,投入资金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使部分老师的生活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市区“麻雀学校”改造工程等五大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但是老师个人的生活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目前来说,正在进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个有效改善农村老师生存环境的方法。”坡头区教育局冯局长说,如果坡头的138所学校通过布局调整,减少到20多所,资金集中使用,一些规模小、条件差的的学校被调整后,办学条件可以好很多,老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会提高很多。

    陈炎生也表示,继续推进以集聚办学为主要内容开展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减少那些办学规模小、条件差的边远地区学校,集中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让农村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老师从边远地区解放出来,住房、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多渠道探索解决“住房难”

    陈炎生表示,在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方面,我市两相当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与公务员工资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教师工资的稳步提高。

    但是,湛江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我市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经在去年达到达到20%的国家标准,但是仍未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教育以及教师的发展最终还有赖于我市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

    陈炎生指出,在改善乡镇老师生活条件方面,重点是老师的住房方面,市教育局在一些县市区做了试点,比如在徐闻、遂溪、雷州等地采用政府出地,市场运作等方式建房用于老师居住,都是一些比较好的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一步,教育部门还将深入乡镇学校调查,充分了解老师们的实际需求,在有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研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改善教师,尤其是乡镇教师住房条件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多渠道探索,逐步解决,让老师们安居乐业。”陈炎生表示。

作者:娄媛媛

    部门说法:

    针对农村教师面临的生存困境,记者专门采访了市教育局局长陈炎生,他表示,由于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偏低,农村老师“住房难”问题在我市广泛存在,这一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解决。

    “住房难”问题短期内难解决

    陈炎生表示,乡村教师的生活困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住房问题。陈炎生说,国家住房政策改变以后,学校不再建教师福利房,而老师大部分在镇以下的学校工作,老师的工作还时常面临调动,经常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或者跨镇调动,他们在农村没田没地,在学校没有固定住房。因此,有的老师工作几十年以后依然居无定所,在学校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老家没有房产,对于“天价”的商品房,更是一辈子也无法奢望。

    一些年青的老师都是“蜗居”一族,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或者在外面租房子住。据了解,有的乡镇学校为了照顾外地老师,在策略上做了一些倾斜,给与200元/月的住房补贴,让他们在学校外面租个小单间住,而这一利好政策也只在极少数财政状况好的中学才有,也只针对外地老师。至于乡村小学等其他一些面上学校,更是担负不起这些费用。

    “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工资每个月才1000多元,扣除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后,就更少了。如果再拿出200元来租房,维持生活都很困难了。”陈炎生说。

    “县以下的中小学还没有住房公积金,按照现在的住房政策和市场价格,他们不仅现在买不起房,将来也不能奢望自己买得起房子,这种现状短期内还不不可能有太大改观。”陈炎生表示。

    教师待遇涨幅难敌物价上涨

    另外,陈炎生表示,到2009年9月份我市已基本实现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两相当,但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依然存在。

    陈炎生说,湛江属于欠发达地区,经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努力,尽管已经基本实现了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两相当”,但却是低水平的两相当,教师的工资仍然不高。“拿县市区的中学校长来说,他们的工资甚至高于当地同级别的机关科级干部,但是也仍然在2000元左右,相对于过快上涨的物价,还是偏低的。”陈炎生说。

    以前我市的教师待遇比广西、云南等地要好一些,吸引不少外地优秀教师来湛工作,现在情况有所逆转,教师的回炉率越来越高。归根结底是老师微薄的收入,难以承担生活压力太大。

    探索突围:

    据了解,教师的生存状况一直以来受到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近几年,教育部门实施了多项工程改善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安居工程,投入资金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使部分老师的生活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市区“麻雀学校”改造工程等五大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但是老师个人的生活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目前来说,正在进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个有效改善农村老师生存环境的方法。”坡头区教育局冯局长说,如果坡头的138所学校通过布局调整,减少到20多所,资金集中使用,一些规模小、条件差的的学校被调整后,办学条件可以好很多,老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会提高很多。

    陈炎生也表示,继续推进以集聚办学为主要内容开展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减少那些办学规模小、条件差的边远地区学校,集中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让农村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老师从边远地区解放出来,住房、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多渠道探索解决“住房难”

    陈炎生表示,在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方面,我市两相当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与公务员工资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教师工资的稳步提高。

    但是,湛江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我市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经在去年达到达到20%的国家标准,但是仍未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教育以及教师的发展最终还有赖于我市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

    陈炎生指出,在改善乡镇老师生活条件方面,重点是老师的住房方面,市教育局在一些县市区做了试点,比如在徐闻、遂溪、雷州等地采用政府出地,市场运作等方式建房用于老师居住,都是一些比较好的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一步,教育部门还将深入乡镇学校调查,充分了解老师们的实际需求,在有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研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改善教师,尤其是乡镇教师住房条件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多渠道探索,逐步解决,让老师们安居乐业。”陈炎生表示。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