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寮走出穷村思变新模式
“和寮山高水远的,一家牛耕人种几亩水田,以为一辈子也走不出穷路……想不到去年村村实现农田机械化耕作,大部分村民洗脚上田到外地打工赚钱,山村出现了新活力,贫穷的和寮人终于找到了脱贫路子。”廉江市和寮镇横江坡村干部黄兆达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与全镇15个村委会一样成为实现机械化耕作后的留守干部,乡村的变化让他感慨良多。
村村实现农田机械耕作
和寮是廉江市最为贫穷的山区镇,山多地少,人均水田面积不足三分,4万多农民长年就耕种那13000多亩水田,祖祖辈辈都是落后的牛耕人种,经济效益的低下导致很多田地丢荒,全镇15个村委会有13被列为贫困村,成为政府帮扶的重点。
“一家子一年四季埋头那几亩水田,种什么也脱不了穷根!”当地村民常这样无奈地感叹。
“机械化就是使农业走上规模耕作,让农民兄弟从那几亩土地里解放出来,上城入村经商打工赚钱。”镇干部深入乡村发动村民后,还不知道机械化是怎么回事的农民逐渐从顾虑中走出来。看到其它乡村实现机械化后,改变了几百年来的耕作模式,生产蒸蒸日上,就从心动到行动,于是15个村委会纷纷建立了2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但和寮村民还很穷困,各村要拿出几十万元购进机械设备不现实。镇委镇政府就及时发动到各村帮扶挂点的单位,支持村购机资金,同时政府补贴一部分,村集体再出小部分。这样,全镇去年投入了资金累计600多万元,村村购进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田机械设备共300多台,15个村委会初步实现了村村机械化农田耕作,成为全省第一个村村农田机械耕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