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带来农村新现象
耕牛上田、“铁牛下田”后,“刀耕火种”似的劳动方式成为历史。廉江市农机局、农业局等政府部门及时深入各村培训和指导农民,推行种子统一、田地耕种统一、下苗收割统一等新模式,一村几百亩水田由合作社10多人包耕种。农民每亩只需交160多元的成本价,合作社就提供犁田、播种、插秧和收割等一条龙服务,对全镇8000多贫困户实行免费政策,并且年终有分红。农忙时,机械也外出耕种,赚取服务费,增加村集体收入和确保合作社运作。“机械化后田地收入提高了,省工省心省费用,更重要的是,村中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可以洗脚上田入城务工,勤俭的人一年可赚回成万元,比埋头那几亩田收入高好几倍。”横江坡村48岁村民黄慈永感慨地说。
机械化带来了乡村处处变化,原来丢荒的几百亩水田复耕了,水稻亩产平均提高100多斤,加速了土地流转,规模化耕种,作物结构调整加速,一步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一村村的打工团纷纷涌向城市。
镇委书记林伟说,机械化的逐步扩大到自然村,给和寮带来一股新风气,人精神面貌好了,有干劲了,尤其是2万多青壮农民从低效的农田中解脱出来,上山养猪入城经商务工,预计一年可为当地赚回上亿元——机械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方式,和寮人摆脱千年贫“穷根”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