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硕士:学历再高 也得从“零”开始
记者调查发现,中小企业“浑水摸鱼”利用“试工期”不发薪水的情况较为集中,但大企业也同样有打“擦边球”的现象。
欧同学在法国一所名校就读硕士,准备毕业后回到湛江为故乡热土奉献一份力。他5月时回到湛江物色大企业,经过中文考试、英文面试等几轮后,终于赢得某大型企业人事部的高度认可,进了该企业的湛江分公司开始实践。欧同学每日的工作任务相对正式员工有增无减,但该公司却提前告知他,实践期间的工作属没薪水劳动。
“没办法,就算学历高我也需要经验积累,所以我只当交学费买经验,也当是投资,如果做得好我就可能留下来了,我明年毕业回来工作就马上有着落了。”欧同学透露,试用期限长短公司并未明确说明,只客套表示过“公司随时欢迎优秀人才加入”。
老板:招工难,招到好工更难,试工是属无奈
“企业的竞争就看人才的竞争,学历不等于能力,简单地看简历是不能考核到一个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品质的,只能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间观察和考核,不符录用条件的我们就会辞退。我们企业在如何‘证明’职工不符录用条件上,在包括试用期约定具体的试用条件,比如应该完成的工作量、业务指标等,是很明确的。”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与赵姓老板谈及试用期工资时,其避而不谈,仅如是回应。
而一企业人事部王经理表示,现在年轻员工跳槽意识较强,工作中遇到些许不如意就第一时间跳槽。员工流动性大对企业管理带来了难度,一个新员工试用几天就要算工资,办手续等工作加重了原有财务及其他员工的工作量,执行起来很繁琐,也增加了企业运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