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八年不辍,我就是要上清华

2011-10-28 15:24 湛江晚报  

凌晓终于梦圆清华。(照片由本人提供)

“后背山村一个叫凌晓的后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直博生!”日前,吴川振文镇泗岸村委会后背山村大摆酒席百桌,800多人庆贺该村学子凌晓考上清华大学直博生。24岁的凌晓,用八年的青春圆了自己的清华梦。他以读北京邮电大学期间前三年综合成绩专业第二名,提前一年被保送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直博生。

为圆自己的清华梦,凌晓曾复读两年、三次高考,两次考上华南理工大学都没有去读。凌晓说:“我读了五年高中,最后一年只考取北京邮电大学,当初没有人认为我是清华的料,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我最初的梦想,再经过大学三年不懈的努力,我最终实现了我的清华梦。”

启蒙

严父教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凌晓的父亲是一位乡村雕刻工艺师,时常奔波在外。父亲对他很严格,要求他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学什么都不能半途而废。

凌晓快到上学的年龄后,父亲开始教他数学的运算方法。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悟性较高,还没上学,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父亲对此很自豪,常常跟他的朋友说。有一次,一位小学校长听说此事专门来他家证实,当场问了凌晓一些乘法和除法题,他对答如流,校长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不久,凌晓就读村里的以铁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凌晓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得到老师的关注,在班里比较有威信,每次选班干部他的票数最高,一直担任班长。测验、考试是他很期待的事情,因为每次卷子发下来以后,大多时候都能看到老师写的鲜红的“100分”,一放学他就激动不已地跑回家,还没到家门就高喊着:“妈,我又拿100分了!”

好学

把第一名的同学作为榜样

凌晓记得,每年振文镇都会有一场各自学校选出该校出类拔萃的学生参加的统考,称之为“尖子试”。由于试题难度大,获奖名额基本上被镇里最好的小学振文中心小学垄断。在凌晓之前,以铁小学从来没有学生获奖,然而四年级那场考试凌晓获得了二等奖。

凌晓回忆说,这件事不仅在以铁小学而且在村里都像炸开了锅一样,那是他人生第一次觉得很光荣的事情。当时村委会奖励他一个暖水壶,他抱着暖水壶心里暖暖的,觉得好好学习带来的快乐难以形容。

小学毕业后,凌晓考入了吴川四中。凌晓说,小学升初中时吴川一中不招收农村学校的学生,所以尽管小学毕业考试他是全校第一名,也只能进入当时陈文志校长推荐的吴川四中。但由于镇里不要求考英语,所以他的总分在吴川四中排名比较低,于是被分到了普通班。但在普通班里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他的总分取得了全年级第5名的成绩,引起了老师和校长的关注。在总结颁奖大会上,凌晓的父亲作为优秀学生家长代表被邀请上台讲话,父亲很谦虚地说,孩子爱学习、很自觉,因此不需家长操心。

初二,凌晓进入尖子班,更加勤奋,一直把年级第一名的那个同学作为他的榜样,暗地里学习他的学习方法,包括上课笔记、作息方式等。凌晓说:“那位同学是全校最勤奋的一个,早上五六点就起床背英语,中午一下课就跑到食堂三下五除二吃完饭马上跑

回来做功课,晚上通常自习到教学楼停电,碰到宿舍楼大门关闭还得翻墙过去,而这也渐渐成为我的生活方式。”后来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女生跟他说,当时班里的同学都认为他像一台学习机器。

初三第二学期,凌晓基本上保持在年级总分第一名,中考又以吴川市第7名的成绩考取了湛江一中。

作者:林明聪 李斌

凌晓终于梦圆清华。(照片由本人提供)

“后背山村一个叫凌晓的后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直博生!”日前,吴川振文镇泗岸村委会后背山村大摆酒席百桌,800多人庆贺该村学子凌晓考上清华大学直博生。24岁的凌晓,用八年的青春圆了自己的清华梦。他以读北京邮电大学期间前三年综合成绩专业第二名,提前一年被保送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直博生。

为圆自己的清华梦,凌晓曾复读两年、三次高考,两次考上华南理工大学都没有去读。凌晓说:“我读了五年高中,最后一年只考取北京邮电大学,当初没有人认为我是清华的料,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我最初的梦想,再经过大学三年不懈的努力,我最终实现了我的清华梦。”

启蒙

严父教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凌晓的父亲是一位乡村雕刻工艺师,时常奔波在外。父亲对他很严格,要求他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学什么都不能半途而废。

凌晓快到上学的年龄后,父亲开始教他数学的运算方法。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悟性较高,还没上学,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父亲对此很自豪,常常跟他的朋友说。有一次,一位小学校长听说此事专门来他家证实,当场问了凌晓一些乘法和除法题,他对答如流,校长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不久,凌晓就读村里的以铁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凌晓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得到老师的关注,在班里比较有威信,每次选班干部他的票数最高,一直担任班长。测验、考试是他很期待的事情,因为每次卷子发下来以后,大多时候都能看到老师写的鲜红的“100分”,一放学他就激动不已地跑回家,还没到家门就高喊着:“妈,我又拿100分了!”

好学

把第一名的同学作为榜样

凌晓记得,每年振文镇都会有一场各自学校选出该校出类拔萃的学生参加的统考,称之为“尖子试”。由于试题难度大,获奖名额基本上被镇里最好的小学振文中心小学垄断。在凌晓之前,以铁小学从来没有学生获奖,然而四年级那场考试凌晓获得了二等奖。

凌晓回忆说,这件事不仅在以铁小学而且在村里都像炸开了锅一样,那是他人生第一次觉得很光荣的事情。当时村委会奖励他一个暖水壶,他抱着暖水壶心里暖暖的,觉得好好学习带来的快乐难以形容。

小学毕业后,凌晓考入了吴川四中。凌晓说,小学升初中时吴川一中不招收农村学校的学生,所以尽管小学毕业考试他是全校第一名,也只能进入当时陈文志校长推荐的吴川四中。但由于镇里不要求考英语,所以他的总分在吴川四中排名比较低,于是被分到了普通班。但在普通班里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他的总分取得了全年级第5名的成绩,引起了老师和校长的关注。在总结颁奖大会上,凌晓的父亲作为优秀学生家长代表被邀请上台讲话,父亲很谦虚地说,孩子爱学习、很自觉,因此不需家长操心。

初二,凌晓进入尖子班,更加勤奋,一直把年级第一名的那个同学作为他的榜样,暗地里学习他的学习方法,包括上课笔记、作息方式等。凌晓说:“那位同学是全校最勤奋的一个,早上五六点就起床背英语,中午一下课就跑到食堂三下五除二吃完饭马上跑

回来做功课,晚上通常自习到教学楼停电,碰到宿舍楼大门关闭还得翻墙过去,而这也渐渐成为我的生活方式。”后来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女生跟他说,当时班里的同学都认为他像一台学习机器。

初三第二学期,凌晓基本上保持在年级总分第一名,中考又以吴川市第7名的成绩考取了湛江一中。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