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八年不辍,我就是要上清华

2011-10-28 15:24 湛江晚报  

挫折

三考清华三次梦碎

从上高一开始,凌晓就给自己定了目标——考入清华大学。高一、高二成绩一直在班里遥遥领先,但从高三开始,他的成绩开始下滑,没找到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让他忧心忡忡。2006年高考,他考得不如人意,虽然考前第一志愿毅然报了清华,但最终只能被第二志愿华南理工大学录取。

当时,凌晓心里不服气,尽管周围很多人都说华南理工已经很不错,但他就是不甘心,一咬牙,他报了名回湛江一中复习。然而老天总是捉弄人,第二次高考跟第一次是相同的结果。他黯然自问:难道我注定跟清华无缘吗?

这时所有亲戚朋友都很失望,劝他无论如何都要去读华南理工。经过内心一番挣扎,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再复读一次。

这次,凌晓明白最重要是战胜自己,为了换一下环境,他选择了吴川四中——他的母校。凌晓说:“这一年我主要是自己复习,但也有两个老师对我的帮助比较大,一个是数学老师,他指点解题策略,使我获得了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省二等奖,另一个是语文老师,他对我的作文构思布局启发很大。”

2008年的高考是分数出来以后再填报志愿,可能是心里压力太大,这次高考仅622分,让他与清华大学又一次失之交臂。但他觉得再没有理由不去上大学,为了离他的目标清华大学距离更近一点,他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亲人朋友对此也很赞同。而他的高考分数比北邮的录取线高出30分,所以北邮成为了他的不二选择——尽管最初的梦想还是破碎了。

奋斗

八年坚持一朝梦圆

进入北京邮电大学以后,凌晓没有停止对“清华梦”的追求。北邮到清华坐公交车大约20分钟的车程,节假日里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心若在梦就在……”他特别喜欢著名歌手刘欢唱的那首歌《从头再来》,走在清华园里,他憧憬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清华学子,更加坚定了目标。

凌晓对记者说,上大学以后,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大学与中学的最大区别就是——自由,“可以随便谈恋爱,可以疯狂玩游戏,但正因为有许多的诱惑,我明白自我控制力的重要性,绝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在北邮的三年,凌晓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保持基础课程在专业里进入前十名,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他曾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校级“三好学生”。

今年9月28日,凌晓获得清华大学的复试资格,顺利通过清华大学的机试和面试,提前一年被保送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直博生,并于10月17日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对话凌晓

记者:你为什么一心考清华大学,两次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都不去读?

凌晓:我自小就听说清华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中国很多科学家都是那里培养出来的,而清华大学又是全国最难考的理工科大学,爱挑战又乐于搞研究的我就产生一种对清华的向往。另外,高考的失利是我预料不到的,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老师也是经过三次高考才进入北大,他的一句话“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深深鼓励了我,让我有勇气坚持追求我的梦想,我就是要上清华。

记者:为了上清华,你曾复读两年,你觉得值得吗?

凌晓:我从没后悔,自己决定去做并且值得去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用管周围的闲言碎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的一生很短暂,我觉得应该大胆去尝试值得你为之奋斗的事情。

记者:用8年时间圆了自己的清华梦,你收获了什么?

凌晓:我比别人尝到更多的辛酸苦辣,但我也炼就了更加坚强的意志。我感悟最深的是“永无止境”四个字,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砺才能挖掘。当初没有人认为我是清华的料,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最终实现了我的清华梦。8年里我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明白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感谢多年来辛劳的父母,感谢亲朋及恩师,使我今天如愿走进清华园。

 

作者:林明聪 李斌

挫折

三考清华三次梦碎

从上高一开始,凌晓就给自己定了目标——考入清华大学。高一、高二成绩一直在班里遥遥领先,但从高三开始,他的成绩开始下滑,没找到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让他忧心忡忡。2006年高考,他考得不如人意,虽然考前第一志愿毅然报了清华,但最终只能被第二志愿华南理工大学录取。

当时,凌晓心里不服气,尽管周围很多人都说华南理工已经很不错,但他就是不甘心,一咬牙,他报了名回湛江一中复习。然而老天总是捉弄人,第二次高考跟第一次是相同的结果。他黯然自问:难道我注定跟清华无缘吗?

这时所有亲戚朋友都很失望,劝他无论如何都要去读华南理工。经过内心一番挣扎,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再复读一次。

这次,凌晓明白最重要是战胜自己,为了换一下环境,他选择了吴川四中——他的母校。凌晓说:“这一年我主要是自己复习,但也有两个老师对我的帮助比较大,一个是数学老师,他指点解题策略,使我获得了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省二等奖,另一个是语文老师,他对我的作文构思布局启发很大。”

2008年的高考是分数出来以后再填报志愿,可能是心里压力太大,这次高考仅622分,让他与清华大学又一次失之交臂。但他觉得再没有理由不去上大学,为了离他的目标清华大学距离更近一点,他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亲人朋友对此也很赞同。而他的高考分数比北邮的录取线高出30分,所以北邮成为了他的不二选择——尽管最初的梦想还是破碎了。

奋斗

八年坚持一朝梦圆

进入北京邮电大学以后,凌晓没有停止对“清华梦”的追求。北邮到清华坐公交车大约20分钟的车程,节假日里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清华大学。“心若在梦就在……”他特别喜欢著名歌手刘欢唱的那首歌《从头再来》,走在清华园里,他憧憬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清华学子,更加坚定了目标。

凌晓对记者说,上大学以后,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大学与中学的最大区别就是——自由,“可以随便谈恋爱,可以疯狂玩游戏,但正因为有许多的诱惑,我明白自我控制力的重要性,绝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在北邮的三年,凌晓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保持基础课程在专业里进入前十名,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他曾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校级“三好学生”。

今年9月28日,凌晓获得清华大学的复试资格,顺利通过清华大学的机试和面试,提前一年被保送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直博生,并于10月17日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对话凌晓

记者:你为什么一心考清华大学,两次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都不去读?

凌晓:我自小就听说清华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中国很多科学家都是那里培养出来的,而清华大学又是全国最难考的理工科大学,爱挑战又乐于搞研究的我就产生一种对清华的向往。另外,高考的失利是我预料不到的,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老师也是经过三次高考才进入北大,他的一句话“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深深鼓励了我,让我有勇气坚持追求我的梦想,我就是要上清华。

记者:为了上清华,你曾复读两年,你觉得值得吗?

凌晓:我从没后悔,自己决定去做并且值得去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用管周围的闲言碎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的一生很短暂,我觉得应该大胆去尝试值得你为之奋斗的事情。

记者:用8年时间圆了自己的清华梦,你收获了什么?

凌晓:我比别人尝到更多的辛酸苦辣,但我也炼就了更加坚强的意志。我感悟最深的是“永无止境”四个字,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砺才能挖掘。当初没有人认为我是清华的料,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最终实现了我的清华梦。8年里我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明白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感谢多年来辛劳的父母,感谢亲朋及恩师,使我今天如愿走进清华园。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