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场—— 几十万人涌入雷州半岛种橡胶
1952年,解放军共两个师,约2万人浩浩荡荡开赴华南,其中林一师前往海南,负责育苗,林二师驻扎湛江,负责开荒种植。陆先生难掩激动说,队伍到了恩平就开始步行,沿着山上的沙土公路行进,到徐闻要走两周时间,到海康(今雷州市)约10天,可那个时候,为了新中国,为了战斗在前线的志愿军,大家都是斗志昂扬地赶赴湛江,涌向雷州半岛。
与此同时,来自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金陵大学、岭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农学院、湖北农学院等14所大专院校的1000多名师生也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参与到橡胶种植的队伍中来。单靠军队和技术人员,还远远不能完成800万亩的垦殖任务,因此,当时还向茂名、高州、信宜等地大规模招收民工,最高峰时期民工数量达40多万人,整个队伍人数将近50万人,那年,雷州半岛处处是“战斗”的身影,处处是青春燃烧的激情。

取景—— 三岭山森林公园是最佳拍摄地
“《激情燃烧的岁月》选择在湛江拍摄,最重要的原因是故事的背景发生在雷州半岛。”陆先生坦率地说,“当时选择拍摄地的时候,剧组跑了很多地方,最后选定拍摄地点在湛江三岭山森林公园,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好,植被非常符合当年的风貌,其余的选点都过于现代化,缺少那个年代的气息。”剧务组在三岭山森林公园设置了五个拍摄点,重要剧情将在这里一一展开。该剧制片王主任表示,之前剧组的工作人员曾在这一带转了许久,反复斟酌,觉得森林公园的环境正是他们想要的。
谈起对湛江的感受,陆先生直言,自己曾在湛江工作过几年,现在的湛江跟当时相比,已经焕然一新,曾几度重回湛江,却完全认不得路,真是日新月异啊!那么多年过去了,湛江优美的自然环境仍是最大优势,陆先生颇感慨地说,“与广州等大城市相比,来到湛江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为了力求真实,剧务组尽量还原了建国初适合橡胶生长的种植环境,将拍摄场景布置得破败不堪,“这些场景在不破坏森林公园自然景色的前提下将被保留,将成为日后的一道‘景观’,让人们来共同怀念那段远去的历史!”陆先生满怀深情地说。
情怀—— 湛江需要这种全国性的“宣传”
“那片密林以前是打野战的地方,现在却不能轻易靠近了,估计就是为了拍摄。”梁女士最近带儿子去了趟森林公园,她说:“我们沿着登山道走,当靠近打野战的地方时,隐隐约约看见树林里有帐篷,在林子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守在那里,最后,我们只得失望而返。其实这也正常,这才是大制作该有的‘场面’。央视来湛江拍戏,对湛江是最好的宣传,不仅能让全国各地更多的人认识湛江,也增添了湛江的文化历史氛围。湛江需要这种有力的宣传方式。”
今年已经70多岁的连奶奶说,在那个年代,橡胶生产运动在雷州半岛就是一股劲,有多少人把青春挥洒在这片热土上,外人知之甚少。湛江这些历史需要挖掘,需要让更多人来缅怀。拍这部片子,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