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使用的拉闸木门。图/记者张锋锋
如今>>>
骑楼荒草丛生,少人问津
曾经风光一时的“福隆兴”骑楼,为何如今显得如此荒芜呢?
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两座骑楼的主人选择到外国发展,于是把骑楼交给亲戚打理。由于楼层平时没有进行护理,‘福隆兴’显得愈加荒芜。”说到这里,毛叔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站在骑楼外面,绿色的小草将这两座骑楼包围起来,不过依然感受到当年这两座骑楼的宏伟与壮观。然而,走进骑楼里,细细地观察每一处地方,顿时能感受到一种失落感:墙壁脱落、地面肮脏、杂物堆放……
记者踩着散落的枝木和碎砂,推开嘎吱作响的木门,骑楼里面一片残垣断壁,长着绿色青苔的墙壁靠着倒下的房梁和木板,以单调的色彩诉说着历史的沉重。头顶的瓦片零零散散,洒下一片斑驳的阳光。骑楼中央是一片空阔院子,荒草丛生,一只老黄牛在散步吃草,俨然成为天然牛圈。
骑楼共有两层,楼梯已经摇摇欲坠,护栏也没有了;楼梯与二楼相接的地板早已不知所踪,只悬空着一条光秃秃的砖石支架。记者小心翼翼地踩着这条一只脚宽的独木桥,勇敢地上到了二楼。
破败的骑楼记载着祖辈的历史,也有毛叔的人生回忆。“那时在骑楼底,孩子们互相嬉戏追逐,老人坐在交椅上闲谈,年轻人张罗开铺做生意,雨天在骑楼避雨,夏天在骑楼下纳凉……也许,许多年后,我们对安铺骑楼的描述只能停留在枯燥的图片和文字。时过境迁,曾经引以为豪的建筑物如今变得如此斑驳,少人问津。”毛叔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