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天井让内庭显得宽阔明亮。图/记者张锋锋
安铺镇作为广东四大古镇之一,其中“安铺骑楼”是当地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铺的骑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日前,记者来到廉江市安铺镇田头仔管区下田头仔村,参观了两座名为“福隆兴”的骑楼。
“这两座骑楼有许多我们小时候的回忆,当地人都知道这一情况。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两座骑楼也显得越加荒芜,我真的感到很遗憾!”当地一名群众毛叔感慨地说。
曾经>>>
骑楼用作商铺,十分繁华
在我国东南沿海城镇,骑楼是一种中西结合极有特色的建筑物,最早的骑楼出现于清朝末年。安铺骑楼的出现及其建筑风格和安铺当时的商贸和交通环境有很大关系。由于安铺位于九州江出海口边,是明清时期内陆通往东南亚的主要港口之一。商人将丝绸陶瓷等物品运往东南诸国的同时,又将海外文化带回中国,于是便有了这种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骑楼一开始用于改善生活环境,继而成为以商业活动为主,表现出安铺人的开放意识、创新思维以及海纳百川的性格。
毛叔回忆道,这两座骑楼是以前一名富人建起来的,当地群众都称这两座骑楼为“福隆兴”骑楼。两间中较大的一座骑楼建于1909年,用作住宅;另外一座大约1921年建成,作为商铺。新中国成立后,这间用作商铺的小骑楼被用来当供销社。后来,“福隆兴”骑楼被用作红色骑楼,先后曾用作学校、乡政府和部队工作室。1950年,中央鼠疫防治队曾在骑楼居住了2年的时间。
从外观上看,“福隆兴”骑楼属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骑楼风貌。走进骑楼,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骑楼的繁荣景象,更可以感受到这两座古老骑楼在改革大潮中的变迁。
“骑楼是子孙后代认识古镇历史的‘活化石’, 也是古镇百姓智慧和才能的结晶,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毛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