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逃难来广州湾的李宝婵老婆婆如今有了第三代,她带着孙女走在大通街,往昔生活历历在目。
逃难路上 红尘滚滚
广州湾位踞粤桂琼交汇处,三面环海,交通接壤西南腹地与国内联接,由广州至广州湾飞往海外的越南河内,是当时西南唯一一条国际航空线,而当时,香港的班轮是直达广州湾。
“当时,无论是珠三角通往广州湾的陆路上,还是港澳台、海南通往广州湾的水路,人头攒动,处处挤满了难民,大家提着沉甸的皮箱、藤箱,背着厚重的包袱,露出惊恐的神情,面颜焦虑。”钟婆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在黑压压的人流中,很多难民用竹筐挑着小孩,搀扶着病残老弱,携着妇孺童叟,举步维艰地行进在奔向远方的征程。逃亡的路上,不时传来敌机空袭的轰鸣声。一路上,有些富有人家坐着载满物品的老爷车缓慢地行驶着……
原赤坎北桥百货公司的一位姓何的市民回忆道:当年她的母亲携着她,挑着年幼的弟妹从台山随着人流一路逃往广州湾。不知走了多久,母亲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便花钱请挑夫挑着弟妹继续上路。历经千辛万苦,她们总算走到了广州湾。
另一位姓易的市民难忘昔日的情景:其爷爷带着奶奶与父亲及叔叔从四邑的高鹤县,随着难民潮流涌向广州湾。当走到电城附近时,爷爷与奶奶二老人家因病走不动了,只好花钱租一间农民的茅草屋住下来,父亲与叔叔继续向广州湾方向逃难。
另一端的雷州半岛公路上红土泥尘滚滚,逃亡者如海潮般涌动。从海南方向逃生而来的难民,有一半乘船逃到广州湾西营长堤码头上岸,现今霞山逸仙路海边街一带还保留着他们当年在西营经商的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