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街道是城区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光阴更替,承载着一代人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不禁让人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对于很多城市来讲,街道是保留整个城市风骨与韵味的所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井的叫卖变成了机器的轰鸣,砖瓦木楼变成了林立的钢筋水泥,老街、古建和寄居其中的城市文化和我们渐行渐远。目前,市政府对一部分老街进行了重新改造,努力延续着城市的文脉,打造出城市新名片。
如果您还了解文内其他还未提及的街道,欢迎在文章下方给小编留言,小编会尽量补充进文章内。如果您有机会去湛江街道转转,不妨用相机记录下发生在街道里的故事,图文并茂发至我们的投稿平台(注意:标题格式为“【湛江的路】+标题”)。
现在就跟着小编,走街串巷,去追寻湛江市区的街道往事吧!
图文无关
湛江最早的古驿道,是北宋末年,苏东坡在惠州再贬海南所走路线:从广州乘船到广西梧州,入腾县登陆,经容县、玉林、陆川进入廉江的石角、遂溪的东坡岭、志满、城月、海康的库竹、雷城、英利、徐闻、海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官道”。
湛江早期的陆路交通,基本上是牛车路或古驿小道。为避免红土陷车和杂草阻路,交通工具以高脚牛车为主(车轮直径1.8米左右)。今遂溪岭北镇调丰村,仍保留有一条千年石官牛车路遗址,长年累月地行进,车辘碾出二道石辙,深处达70厘米,宽13厘米,牛脚踩出的石印,竟有8厘米深。随着社会发展,初时各地沿着牛车路或古驿道稍加修整建成简易公路。道路沙泥结构,粗糙低劣,路面凹凸不平,九曲十三弯,晴天勉强可以通车,雨天绝对不能行车,加之汽车残旧,经常走走停停,出现打油诗所写的“一去二三里,停车四五回,死火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文章其他页:
中山路 九二一路 赤坎“三民”街区 光复路 大通街 南兴街 中华路 延安路 霞山“三民路” 逸仙路 汉口路—东堤一横路—洪屋路 广湛高速公路 椹川大道—人民大道—海滨大道 观海路 机场路 康宁路 海北路 海丰路 南方路 疏港大道 奋勇大道 源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