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高高的个子,眼睛里透着一股灵气。她爱美,面对记者的相机落落大方,会摆pose。
“千万不要做餐饮,如果你爸爸要你做餐饮,那一定不是你的亲爹。”北京姑娘小李(题头图)站在明黄色的飞天猪餐车前,开玩笑地告诉新华社记者,“做餐饮实在是太累了。”
小李高高的个子,眼睛里透着一股灵气。她爱美,面对记者的相机落落大方,会摆pose。此前面对媒体时,她常用英文名Yolanda,这次也不想透露中文全名。
其实,选择餐饮业正是小李父亲的主意。据新华国际客户端了解,小李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曾经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演员。“父亲说做餐饮一切都要自己动手,非常能够锻炼人。”小李说。
“我父亲一直希望我自己创业”,小李说,她15岁到美国读高中,本科在纽约佩斯大学学习市场和艺术,曾经到洛杉矶梦工厂实习,然后一直试着创业——做过服装、首饰设计等,“都失败了”。
对于一个90后女孩而言,选择餐饮业,除了创业的艰难外,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辛苦。纽约的流动餐车没有固定地点。“我们每天早晨5点就要开始做准备工作,主要是占摊位。”
一年多以前,小李拉着她的男朋友跑遍了纽约市大街小巷,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他们发现流动餐车是纽约街头一景,每到午餐时间,一些热门餐车旁边经常大摆长龙——墨西哥卷饼、韩国烤肉、土耳其炒饭、意大利面条、法国面包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北京的煎饼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