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路南桥段,逛街的女子边手边玩手机。
危害四:过分依赖手机影响青少年成长
“每天放学回来就找手机玩游戏,一时不玩就六神无主。孩子的成绩呈断崖式下滑,都是手机惹的祸!”说起玩手机一事,赤坎老街坊赵伯就来气。
“孙子读小学6年级了,之前偷偷带手机回校玩游戏,被老师发现没收并批评了家长。后来他父母每天检查书包,不给他带手机回校。但尽管这样,每天放学回来书包一扔,就找手机玩他的游戏,甚至午休时间也偷偷在被窝里玩。如果父母没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回家,孩子能变成这样吗?”赵伯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一回家就手机不离手,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和孩子说话的时间就更少了。后来,孩子也吵着买手机,就这样渐渐地玩起各种各样的游戏,学习成绩也随着出现断崖式下跌。
沉迷玩手机,不但影响学习成绩,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最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校园中“眼镜哥”“眼镜妹”都不少,其中有一所学校某班竟然超过一半学生戴眼镜。
从商场购物出来的女子,在人群中,一边走一边低头看手机。
对此,赤坎区中医院眼耳鼻喉科医生龙珍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很高,但长期使用手机对眼睛的危害很大,可能会引发眼睛结膜组织病变,导致近视等多种眼部疾病,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的肝脏。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建议他们远离手机,如果确实需要,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小时。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林志雄表示,青少年正处于性格成长期,性格尚没完全塑型,自控能力及辨别能力差。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在手机上容易接触到负面的东西,导致他们出现不同的个性。比如,1.短信、微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会使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减退、形成孤僻性格; 2.沉迷于暴力游戏,青少年会变得冲动,甚至会出现攻击的行为;3.沉迷于恐怖黑暗游戏,青少年会变得怯懦、自卑、敏感;4.沉迷于色情游戏,他们会变得有低级趣味、没责任感。
总的来说,沉迷手机的青少年,他们性格内向、自闭、亲情感下降,容易陷入虚幻世界。因此,林志雄建议,一方面,要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流量、时间和主要用途,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家庭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爱心、信心、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此外,培养他们广泛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如运动、艺术、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