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传拓”人杨军:匠心传承 拓印历史

2021-11-10 10:58 湛江日报  

日常见到美好的事物,拿出相机或手机,随手一拍,影像则可被保存和传播。这是现代科技为人类提供的极大便利。而在没有摄影机的历史长河里,拓片技术,便是人类“复印”、“刻画”,保留历史印记的最优选。

41岁的拓片传艺人杨军,开着一家字画装裱店。除了装裱字画,杨军尤爱在夜深人静之际,闲暇之时,摆上汉砖、碑文等古物,以墨色,以朱砂润于拓包,在老宣纸上,交融出滋润,叠加出层次,让金石之物的文字图案跃然纸上,倾注着对金石传拓艺术的热忱与执着。

杨军向记者展示其拓片。

古风今韵

金石纸墨间的绣花功夫

走进杨军的传拓工作室,一片与墙等高的置物架上,摆满了古砖古瓦,这些金石古物,都是杨军祖辈积攒下来的“宝贝”,这些古砖从秦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有尽有,砖上的花纹、符号、字迹也是包罗万象。一张通铺的书桌,整齐地摆放着杨军拓印用的工具,大大小小的拓印包,打刷,喷壶,所用的宣纸、墨条、朱砂等。

提前用清水润好宣纸,用老墨条研磨成墨汁,将需要拓印的古砖固定,备好宣纸等材料,杨军便开始现场展示传拓技艺。将纸铺到古砖上,用粽刷或毛巾刷平,打刷,除去宣纸与器物表面之间的气泡,为后续上墨作好铺垫。这样的敲拍,不能轻也不能重,纸片要刚好和笔画贴合,又不能戳破。随后,便进入了关键的上墨,杨军拎起拓包,单手灵巧有节奏地在宣纸上翻飞起来,伴着“哒哒哒”的细微声响,湿润的宣纸上开始出现古砖石刻的轮廓,并越来越清晰,最后完全呈现。这一刻,拓片上呈现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历史印记,更承载着保护历史的价值。

“传拓的过程看似简单,却处处考验着技艺人的耐心和手法,既要看时间和空气的把握。纸张太湿了,扫纸时容易破;太干了,对凹凸纹理就记录不下来,上墨时容易糊成一团。又要看拍墨上墨的手法,拍得轻了,轮廓出不来,拍得重了,停留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死墨,前功尽弃。”杨军告诉记者,制作一张拓片,快的要4、5个小时,慢的甚至要好几天。“拓片制作是否成功,要看拓片是否‘黑白分明,墨色均匀,墨不透底,拓片完整’,这‘十六字’方针是检验拓片好坏的关键。只有把宣纸揭下来之后,其纹理清晰,颜色呈乌金状态,又黑又亮,这才算得上是一幅佳作。”

杨军的“宝贝”——古砖古瓦。

因纸结缘

研习30年的传承技艺

出生于安徽的造纸世家,祖辈5代既造纸也制作拓片,杨军的童年里,便是嗅着纸墨的芬香长大。“小时候家里穷,最快乐的事,便是和长辈们到大户人家去制作拓片,即便是走上几里路,重要的是能吃上主人家招待宴上香喷喷的肉食。”杨军回忆称,小时候对拓片并不了解,只能在一旁帮忙磨墨当助手,没想到如今竟成了毕生的热爱。

那时候宣纸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轻奢品”,不少书画人甚至拿出了一些古砖古物来兑换宣纸。有了纸、和古砖,更有祖辈造纸、拓片的熏陶,杨军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拥有了学习拓片的难得条件,也练就了踏实的基本功。

1997年至2000年,杨军跟着大伯走南闯北四处销售宣纸,期间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有机会和许多装裱师、拓片大家拜师学艺。其中1997年,在一位山东大学教授的传艺中,杨军受益颇深,大受启发,进一步提升了拓片技艺。“那时候,技艺人轻易不外授,不传外人,能送纸卖纸装裱过程中,观摩一下,并获得指点解惑,已经是万幸了。”杨军说。

杨军展示传拓技艺。

传承创新

用拓印留住历史的印记

2006年,四处销售宣纸,并一路求师学艺的“候鸟”杨军,走到了湛江,爱上了这座南方海滨城市的气候及人文气息,并最终扎根落户下来。十多年间,杨军的宣纸和装裱技艺得到湛江文人墨客的好评。随着以摄影为代表的记录技术的发展,传拓这种费时费工的纯手工艺术,急剧走向衰落,抱着传承传统技艺的决心和个人热爱,杨军又开始苦心钻研拓片技艺。

在杨军的拓片展厅中,一块古砖的三面均被“拓印”到纸上,让古砖彷如“摄影素描”般跃然纸上。除了传统的“平面拓”,杨军还进一步创新了“全形拓”,钻研新手法,新材料,将美术的素描、透视等技法应用到“全形拓”中,让“全形拓”更有质感和光影效果。

“你看这一幅拓片中,文字写的是‘富贵’二字,下面刻画着一颗树,这不正与我们当前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谋而合吗?”杨军表示,拓片中不仅蕴含着历史的印记,更携带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为传承拓片技艺,杨军不仅走进岭南师范学院授课,更在自己店里办起了拓片培训班,寻找拓片技艺传承人。

“不能让老一辈的手艺在我们手上荒废掉,传承历史,应有我们的一份责任。”杨军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石碑、古砖等古物正在渐渐风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拓片技艺,更是对这些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历史印记的抢救和保护。

如今,杨军已着手对拓片技艺申请非遗,同时,开办一个个人拓片展,让更多人感受拓片的文化魅力,推动文物的保护和传承,走好“传拓”之路。

●链接●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拓印技术是为了保护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上的文字、图案而产生,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

拓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有文献记载工匠和文人制作拓本的情形。当时除了工匠以外,还有文人大夫把拓本制作当成一种陶冶情操的事情。事实上,文化修养、专业技术、敬业职守等,这些“软件”加上“硬件”的综合元素,决定了手工拓本的水平和质量。

在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其中“一”指的是他收藏并引以为傲的“一千张拓片”。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深陷拓片的乐趣,他们二人“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拓印金石两千卷,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作者:文/记者林小军 李亚强 图/记者李波
编辑:陈志迅

日常见到美好的事物,拿出相机或手机,随手一拍,影像则可被保存和传播。这是现代科技为人类提供的极大便利。而在没有摄影机的历史长河里,拓片技术,便是人类“复印”、“刻画”,保留历史印记的最优选。

41岁的拓片传艺人杨军,开着一家字画装裱店。除了装裱字画,杨军尤爱在夜深人静之际,闲暇之时,摆上汉砖、碑文等古物,以墨色,以朱砂润于拓包,在老宣纸上,交融出滋润,叠加出层次,让金石之物的文字图案跃然纸上,倾注着对金石传拓艺术的热忱与执着。

杨军向记者展示其拓片。

古风今韵

金石纸墨间的绣花功夫

走进杨军的传拓工作室,一片与墙等高的置物架上,摆满了古砖古瓦,这些金石古物,都是杨军祖辈积攒下来的“宝贝”,这些古砖从秦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有尽有,砖上的花纹、符号、字迹也是包罗万象。一张通铺的书桌,整齐地摆放着杨军拓印用的工具,大大小小的拓印包,打刷,喷壶,所用的宣纸、墨条、朱砂等。

提前用清水润好宣纸,用老墨条研磨成墨汁,将需要拓印的古砖固定,备好宣纸等材料,杨军便开始现场展示传拓技艺。将纸铺到古砖上,用粽刷或毛巾刷平,打刷,除去宣纸与器物表面之间的气泡,为后续上墨作好铺垫。这样的敲拍,不能轻也不能重,纸片要刚好和笔画贴合,又不能戳破。随后,便进入了关键的上墨,杨军拎起拓包,单手灵巧有节奏地在宣纸上翻飞起来,伴着“哒哒哒”的细微声响,湿润的宣纸上开始出现古砖石刻的轮廓,并越来越清晰,最后完全呈现。这一刻,拓片上呈现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历史印记,更承载着保护历史的价值。

“传拓的过程看似简单,却处处考验着技艺人的耐心和手法,既要看时间和空气的把握。纸张太湿了,扫纸时容易破;太干了,对凹凸纹理就记录不下来,上墨时容易糊成一团。又要看拍墨上墨的手法,拍得轻了,轮廓出不来,拍得重了,停留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死墨,前功尽弃。”杨军告诉记者,制作一张拓片,快的要4、5个小时,慢的甚至要好几天。“拓片制作是否成功,要看拓片是否‘黑白分明,墨色均匀,墨不透底,拓片完整’,这‘十六字’方针是检验拓片好坏的关键。只有把宣纸揭下来之后,其纹理清晰,颜色呈乌金状态,又黑又亮,这才算得上是一幅佳作。”

杨军的“宝贝”——古砖古瓦。

因纸结缘

研习30年的传承技艺

出生于安徽的造纸世家,祖辈5代既造纸也制作拓片,杨军的童年里,便是嗅着纸墨的芬香长大。“小时候家里穷,最快乐的事,便是和长辈们到大户人家去制作拓片,即便是走上几里路,重要的是能吃上主人家招待宴上香喷喷的肉食。”杨军回忆称,小时候对拓片并不了解,只能在一旁帮忙磨墨当助手,没想到如今竟成了毕生的热爱。

那时候宣纸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轻奢品”,不少书画人甚至拿出了一些古砖古物来兑换宣纸。有了纸、和古砖,更有祖辈造纸、拓片的熏陶,杨军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拥有了学习拓片的难得条件,也练就了踏实的基本功。

1997年至2000年,杨军跟着大伯走南闯北四处销售宣纸,期间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有机会和许多装裱师、拓片大家拜师学艺。其中1997年,在一位山东大学教授的传艺中,杨军受益颇深,大受启发,进一步提升了拓片技艺。“那时候,技艺人轻易不外授,不传外人,能送纸卖纸装裱过程中,观摩一下,并获得指点解惑,已经是万幸了。”杨军说。

杨军展示传拓技艺。

传承创新

用拓印留住历史的印记

2006年,四处销售宣纸,并一路求师学艺的“候鸟”杨军,走到了湛江,爱上了这座南方海滨城市的气候及人文气息,并最终扎根落户下来。十多年间,杨军的宣纸和装裱技艺得到湛江文人墨客的好评。随着以摄影为代表的记录技术的发展,传拓这种费时费工的纯手工艺术,急剧走向衰落,抱着传承传统技艺的决心和个人热爱,杨军又开始苦心钻研拓片技艺。

在杨军的拓片展厅中,一块古砖的三面均被“拓印”到纸上,让古砖彷如“摄影素描”般跃然纸上。除了传统的“平面拓”,杨军还进一步创新了“全形拓”,钻研新手法,新材料,将美术的素描、透视等技法应用到“全形拓”中,让“全形拓”更有质感和光影效果。

“你看这一幅拓片中,文字写的是‘富贵’二字,下面刻画着一颗树,这不正与我们当前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谋而合吗?”杨军表示,拓片中不仅蕴含着历史的印记,更携带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为传承拓片技艺,杨军不仅走进岭南师范学院授课,更在自己店里办起了拓片培训班,寻找拓片技艺传承人。

“不能让老一辈的手艺在我们手上荒废掉,传承历史,应有我们的一份责任。”杨军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石碑、古砖等古物正在渐渐风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拓片技艺,更是对这些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历史印记的抢救和保护。

如今,杨军已着手对拓片技艺申请非遗,同时,开办一个个人拓片展,让更多人感受拓片的文化魅力,推动文物的保护和传承,走好“传拓”之路。

●链接●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拓印技术是为了保护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上的文字、图案而产生,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

拓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有文献记载工匠和文人制作拓本的情形。当时除了工匠以外,还有文人大夫把拓本制作当成一种陶冶情操的事情。事实上,文化修养、专业技术、敬业职守等,这些“软件”加上“硬件”的综合元素,决定了手工拓本的水平和质量。

在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其中“一”指的是他收藏并引以为傲的“一千张拓片”。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深陷拓片的乐趣,他们二人“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拓印金石两千卷,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