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1万人;困难群体实现就业1444人;扶持创业2562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平稳,截至2021年12月10日,总体就业率为92.32%。每一个数据的背后,是民生的改善,更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日前,我市举办2021年“暖心助航 就创青春”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市人社局 供图
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全面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出台湛江市3.0版“促进就业十九条”,提出84项政策措施,持续加码稳就业政策措施,重点落实减免社保费、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
企业“活得好”,就业才能“稳得住”。
今年以来,全市为促进创业就业减税降费超3亿元;为参保企业减轻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负担1.35亿元;拨付842户企业稳岗返还资金1337.33万元;累计发放失业补助金2246.04万元,为695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737.30万元;发放就业创业补贴5546.72万元,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等群体就业创业8920人次。
强力织牢就业“兜底网”
就业“兜底网”,“兜”出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为促进更多求职者实现就业,我市大幅度增加政策性岗位供给。开发国有企事业、“三支一扶”、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岗位等5320个;累计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863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320个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同时多渠道鼓励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的参保条件,实施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扶持。今年全市共支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78.3万元,帮扶136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
为做好退役军人保障,我市积极落实退役军人各项政策。全市落实发放1049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住房改革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本地区资质就业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
聚力打造就业“蓄水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稳定就业的有效“法宝”。
我市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为载体,用技能培训点燃脱贫致富希望,进一步拓宽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之路。今年来,三项工程培训8.46万人次,带动6.77万人就业。
我市挖掘“湛江味道”,持续深化“粤菜师傅”“1+N”创新融合发展,累计创建“粤菜师傅”省级培训基地4个、大师工作室4个,举办名师下乡、送教下乡等活动1821场次。培育“湛江工匠”,对接钢铁、石化等重大项目开设特色专业班、校企合作班13个。发展“湛江家政”,建成市“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获评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诚信示范企业各1家;在全省较早启动“15分钟家政服务圈”建设,建成运作8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
此外,大力实施“农村电商”工程,建有农村电商培训和就业创业基地1个,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培训300人,技能培训2650人,带动就业3005人。
大力激发就业“新动能”
要想提高就业率,就得创造出更多的“饭碗”。
市人社、科技、市场监督、税务、金融、工信等部门积极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催生大量市场主体,有力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
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平台,吸纳创业项目进驻并提供免费服务,落实创业资助、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租金补贴等政策,创新创业担保贷款模式,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达1.2亿元。同时,举办创业导师志愿团系列创业服务公益活动,提供创业咨询达2000人次,有力解决创业“起步难”“存活难”“发展难”问题。
“虽然我市稳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就业领域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如当下劳动者诉求趋向多元化,企业稳定用工难度加大;青年、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不减;“就业难”与“招工难”问题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突出,稳定和促进就业任务依然艰巨。”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说。
富民之道,惟在乐业。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 “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在全面实施3.0版“促进就业十九条”基础上,升级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二是持续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促进就业功能;三是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四是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和灵活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实施力度,推动创业载体建设,加大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保障;五是抓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效能,切实兜牢失业风险底线,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