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湛江市红树林科学论坛以“线上视频+线下参会”形式在湛江湾实验室开讲。国内红树林保护、修复与利用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共论红树林保护之道,为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带来了有力科学支撑。(据4月17日《湛江日报》)
作为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在维持海岸带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毋庸置疑,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体现了生态文明担当。近年来,湛江红树林造林面积达2000多公顷,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趋势下,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逆势递增,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优越的资源禀赋、超大规模优势等,为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奠定了优势。
当前,保护红树林不缺共识,也不缺官方的明确态度,更不缺相应的法律依据。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以及不断推进社会法治文明的进程中,科学保护红树林不仅需要集合各部门协作的力量,更需要贯彻法律保护红树林。
欣慰的是,为了保护红树林,湛江一直在努力。近年来,湛江先后出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加强执法力量、健全巡护制度、提高巡护强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红树林保护区的管护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除了日常巡查执法外,保护区还开展了“双百日”行动、“利剑行动”等保护林地、保护候鸟专项行动,为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创造良好条件。周边村民也纷纷成为兼职“护林员”,形成了一套共建共治共享的保护格局。
当然,要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保护红树林的声势,必须进一步宣传和普及红树林的相关知识,让更多湛江人逐渐培养起热爱红树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希望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种一棵树做起、从不丢垃圾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做起,自觉成为保护红树林的参与者、奉献者。只要我们像保护好地球的“肾”一样保护好红树林湿地、修复好湿地,使红树林湿地发挥出多种生态功能,就会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