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沈塘镇建成首个蒲织基地

借力“非遗”促振兴

©原创 2022-04-21 17:45 湛江云媒  

沈塘镇人民政府与广东华蒲灯饰有限公司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沈塘镇人民政府举行。

4月21日,雷州市沈塘镇迎来一件大喜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沈塘镇首个蒲草文化产业基地于后山村顺利落成,掀开了沈塘蒲织文化崭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产业发展力量。


雷州市沈塘镇人民政府大院内,一位拄着拐杖的村民在招聘会现场咨询报名。

助力残疾群体就业

当天,雷州市沈塘镇政府与广东华蒲灯饰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打造沈塘蒲草文化产业基地。随即,举办专场招聘会,政企携手带领群众开创蒲织产业新发展。

纸巾盒、垃圾桶、储物盒、包包、帽子、灯饰……招聘现场摆满了琳琅满目、编织精美的蒲织产品。此次优先招聘对象为残疾人,包吃包住,月薪为底薪1500-1800元+提成,首期计划招聘六十人,吸引了众多应聘者前来。

“基地主要生产高端蒲织灯饰,编好一个提成约为100-150元,熟练工一天编一两个不成问题。”公司负责人吴训胜表示,“我们很希望能够帮助残疾人就业,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吴训胜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沈塘人,因为热爱蒲草编织,于2012年7月份开始从事蒲草行业,不断钻研、推陈出新,逐步成长为将蒲草改造、制作成灯饰的第一人。其公司的蒲草展厅于2017年9月在中山市古镇投入使用,蒲草灯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下一步,沈塘镇将与该企业紧密协作,开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灯饰等一系列高端蒲织产品,让田间地头的“小蒲草”登上“大雅之堂”,进一步撬动蒲织产业潜在能量和市场。


当日,沈塘镇2022年蒲织文化基地专场招聘会举行,本次招聘会的主要招聘对象为沈塘镇的残疾人。

雷州蒲织文化渊源流长

雷州蒲织是一种以手工方式把蒲草编织成日常用品的传统技艺,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雷州市,其产品充溢地方风土人情和浓郁传统文化意韵,是雷州人民薪火相传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州蒲织技艺源远流长,明清两代,蒲织品已成为雷州大宗出口货物。20世纪30年代,雷州蒲织业达到全盛时期,年产量突破4000万张,主要用作糖包和盐包。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雷州蒲织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年产草席、草袋、提篮、草帽、草扇等近2000万件。

沈塘镇党委书记吴小智介绍,雷州蒲织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雷州蒲草多出于沈塘。沈塘也素有“蒲织之乡”的美誉,当地妇女基本都能够熟练掌握蒲织技艺。

长期以来,蒲织产业是沈塘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受“打工潮”的影响,加上传统蒲织收益低微,导致从业的人员锐减,当地蒲织产业一度陷入低谷。而从2002年起,当地群众通过工艺创新,推出新型蒲包系列产品。这种小蒲包用料少,工作量小,妇女们随手便能编织。沈塘当地一些创业青年从中嗅到商机,开发出一系列新颖、时尚的新型蒲织品,并在网上进行推广、销售,当地蒲织产业也由此重焕生机。

新落成的蒲草文化产业基地更是在当地扎实的蒲织文化产业基础上推陈出新,谋划做大做强做优蒲织产业,传承好发展好蒲草文化。同时,激发广大乡贤创新创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可辐射解决周边500-1000多名群众及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在“促就业,巩成果”的乡村振兴大潮中贡献出可观力量。

作者:文/记者陈荔雅 图/记者朗树臣 视频/记者陈振园
编辑:岑川 林霖

沈塘镇人民政府与广东华蒲灯饰有限公司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沈塘镇人民政府举行。

4月21日,雷州市沈塘镇迎来一件大喜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沈塘镇首个蒲草文化产业基地于后山村顺利落成,掀开了沈塘蒲织文化崭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产业发展力量。


雷州市沈塘镇人民政府大院内,一位拄着拐杖的村民在招聘会现场咨询报名。

助力残疾群体就业

当天,雷州市沈塘镇政府与广东华蒲灯饰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打造沈塘蒲草文化产业基地。随即,举办专场招聘会,政企携手带领群众开创蒲织产业新发展。

纸巾盒、垃圾桶、储物盒、包包、帽子、灯饰……招聘现场摆满了琳琅满目、编织精美的蒲织产品。此次优先招聘对象为残疾人,包吃包住,月薪为底薪1500-1800元+提成,首期计划招聘六十人,吸引了众多应聘者前来。

“基地主要生产高端蒲织灯饰,编好一个提成约为100-150元,熟练工一天编一两个不成问题。”公司负责人吴训胜表示,“我们很希望能够帮助残疾人就业,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吴训胜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沈塘人,因为热爱蒲草编织,于2012年7月份开始从事蒲草行业,不断钻研、推陈出新,逐步成长为将蒲草改造、制作成灯饰的第一人。其公司的蒲草展厅于2017年9月在中山市古镇投入使用,蒲草灯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下一步,沈塘镇将与该企业紧密协作,开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灯饰等一系列高端蒲织产品,让田间地头的“小蒲草”登上“大雅之堂”,进一步撬动蒲织产业潜在能量和市场。


当日,沈塘镇2022年蒲织文化基地专场招聘会举行,本次招聘会的主要招聘对象为沈塘镇的残疾人。

雷州蒲织文化渊源流长

雷州蒲织是一种以手工方式把蒲草编织成日常用品的传统技艺,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雷州市,其产品充溢地方风土人情和浓郁传统文化意韵,是雷州人民薪火相传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州蒲织技艺源远流长,明清两代,蒲织品已成为雷州大宗出口货物。20世纪30年代,雷州蒲织业达到全盛时期,年产量突破4000万张,主要用作糖包和盐包。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雷州蒲织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年产草席、草袋、提篮、草帽、草扇等近2000万件。

沈塘镇党委书记吴小智介绍,雷州蒲织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雷州蒲草多出于沈塘。沈塘也素有“蒲织之乡”的美誉,当地妇女基本都能够熟练掌握蒲织技艺。

长期以来,蒲织产业是沈塘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受“打工潮”的影响,加上传统蒲织收益低微,导致从业的人员锐减,当地蒲织产业一度陷入低谷。而从2002年起,当地群众通过工艺创新,推出新型蒲包系列产品。这种小蒲包用料少,工作量小,妇女们随手便能编织。沈塘当地一些创业青年从中嗅到商机,开发出一系列新颖、时尚的新型蒲织品,并在网上进行推广、销售,当地蒲织产业也由此重焕生机。

新落成的蒲草文化产业基地更是在当地扎实的蒲织文化产业基础上推陈出新,谋划做大做强做优蒲织产业,传承好发展好蒲草文化。同时,激发广大乡贤创新创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可辐射解决周边500-1000多名群众及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在“促就业,巩成果”的乡村振兴大潮中贡献出可观力量。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