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6日《湛江晚报》报道:“向海而生——湛江、茂名、阳江非遗展”在广州开幕,湛江市共有13个本土非遗项目亮相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的项目最多。
湛江非遗项目众多,涵盖面广,目前共有9个国家级非遗名录、48个省级非遗名录,106个市级非遗名录。湛江的非遗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如湛江傩舞、雷州石狗、广东醒狮、吴川飘色等都别具特色,享誉中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独有的文化记忆,也是我们要传递给后人的重要文化资源。每一项非遗都是湛江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先辈的智慧和情感,篆刻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基因。
非遗并非只是过去生活的留痕与见证,而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代与未来的“根”与“魂”,承载着难以估量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我们要立足前人的智慧和成就,结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让人们更充分地感受,更完整地体验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最大限度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我们要以初心守护非遗,以匠心传承非遗,以敬畏之心开发利用非遗。
走出历史焕发新光彩,走进当下释放新动能,走向未来发挥新作用,是我们对非遗的期许,更是保护非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非遗传承是一项需要长期做、用心做的工作,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创新意识。这次湛江13个非遗项目在广州展出,就是主动作为、务实创新,让非遗走出湛江,在更大的舞台展示其魅力和风采,用心擦亮湛江非遗品牌。
推动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湛江要注重继续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底蕴,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让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要着力推动非遗与现代科技和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推动湛江非遗保护做得更好,让这些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