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雷州沈塘镇反季节繁殖黑狮头种鹅,平均每户年创收超20万元

鹅鹅鹅 致富路上“向天歌”

2025-01-13 14:57 湛江晚报  

8日,记者来到雷州市沈塘镇沈昌农牧专业合作社,尚未走进养殖基地,便听到“嘎!嘎!嘎!”的鹅声此起彼伏,数千只黑狮头鹅正欢快地戏水觅食。近年来,该合作社带动两广地区200多户肉鹅养殖户,养殖100多万只黑狮头鹅,平均每户年创收二三十万元,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乡村“奏响”了一曲致富歌。

雷州沈塘镇揖花村一家养殖场的黑狮头鹅。记者李忠 摄

“鹅经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雷州黑鹅,别名黑狮头鹅,产于雷州半岛,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及广西南部、海南等地。揖花村位于通明河与南渡河两大水域之间,水草充足,是家禽养殖的天然场所。近年来,随着黑狮头鹅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养鹅热度越来越高,逐渐由家庭散养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模式。该合作社与养殖户联合养殖,同农民结成产业化联合体,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实现基地化生产,使主导产业壮大,促进肉鹅养殖向优质、高产、高效调整,实现肉鹅养殖升级,产品增收。同时,养殖户可以获得优质种鹅、养殖技术指导,合作社保底回收肉鹅,确保农户的养殖风险降到最低,效益达到最好,充分调动了当地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据悉,沈昌农牧专业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雷州市最大规模的黑狮头鹅养殖基地。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附近乡镇也纷纷发展肉鹅养殖产业。记者还了解到,该合作社通过“一村一品”项目实施带动贫困户就业和分红,助推揖花村2020年提前完成脱贫目标。凭借其在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该合作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了“广东省重点家禽养殖场”“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产学研合作基地”“湛江市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

“养殖+加工+销售”

产业链拓展

种鹅是生产的源头,其质量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沈昌农牧专业合作社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及广东省农科院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采取生态立体循环种养规模产业化养殖技术,建起黑狮头种鹅反季节繁殖基地,现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黑狮头种鹅反季节种苗繁殖基地之一。

记者走进孵化车间,负责人陈庆位介绍,孵化车间全部采用智能化管理,确保了孵化率提高到83%以上。此外,合作社还带动当地9户种鹅养殖户加入繁育良种鹅苗行列,每年销售鹅苗6万多只,每户年创收超过20万元,促进了种鹅产业整体生产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下一步,合作社将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养殖方式,优化养殖结构,拓展加工产业链,推进雷州黑狮头鹅产业升级,打造黑狮头鹅品牌,擦亮黑狮头鹅名片,提高雷州黑狮头鹅现代化示范引导效应,让黑狮头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路高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作者:记者 钟邦国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黄梦秋

8日,记者来到雷州市沈塘镇沈昌农牧专业合作社,尚未走进养殖基地,便听到“嘎!嘎!嘎!”的鹅声此起彼伏,数千只黑狮头鹅正欢快地戏水觅食。近年来,该合作社带动两广地区200多户肉鹅养殖户,养殖100多万只黑狮头鹅,平均每户年创收二三十万元,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乡村“奏响”了一曲致富歌。

雷州沈塘镇揖花村一家养殖场的黑狮头鹅。记者李忠 摄

“鹅经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雷州黑鹅,别名黑狮头鹅,产于雷州半岛,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及广西南部、海南等地。揖花村位于通明河与南渡河两大水域之间,水草充足,是家禽养殖的天然场所。近年来,随着黑狮头鹅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养鹅热度越来越高,逐渐由家庭散养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模式。该合作社与养殖户联合养殖,同农民结成产业化联合体,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实现基地化生产,使主导产业壮大,促进肉鹅养殖向优质、高产、高效调整,实现肉鹅养殖升级,产品增收。同时,养殖户可以获得优质种鹅、养殖技术指导,合作社保底回收肉鹅,确保农户的养殖风险降到最低,效益达到最好,充分调动了当地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据悉,沈昌农牧专业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雷州市最大规模的黑狮头鹅养殖基地。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附近乡镇也纷纷发展肉鹅养殖产业。记者还了解到,该合作社通过“一村一品”项目实施带动贫困户就业和分红,助推揖花村2020年提前完成脱贫目标。凭借其在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该合作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了“广东省重点家禽养殖场”“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产学研合作基地”“湛江市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

“养殖+加工+销售”

产业链拓展

种鹅是生产的源头,其质量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沈昌农牧专业合作社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及广东省农科院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采取生态立体循环种养规模产业化养殖技术,建起黑狮头种鹅反季节繁殖基地,现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黑狮头种鹅反季节种苗繁殖基地之一。

记者走进孵化车间,负责人陈庆位介绍,孵化车间全部采用智能化管理,确保了孵化率提高到83%以上。此外,合作社还带动当地9户种鹅养殖户加入繁育良种鹅苗行列,每年销售鹅苗6万多只,每户年创收超过20万元,促进了种鹅产业整体生产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下一步,合作社将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养殖方式,优化养殖结构,拓展加工产业链,推进雷州黑狮头鹅产业升级,打造黑狮头鹅品牌,擦亮黑狮头鹅名片,提高雷州黑狮头鹅现代化示范引导效应,让黑狮头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路高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