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想为写作插上翅膀,让思绪绵延不绝,就需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汲取源头活水。
满怀着对苏展作家阅读分享会的期待,我的目光紧锁在屏幕上“解锁有效阅读,开启智慧之门”几个大字上。这几个字,犹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我,让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激荡起我内心的无限激情与憧憬。
苏老师用自身写作和阅读经历,深入浅出地让我们明白了阅读的关键在于“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给我们分享了当她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会放下手中的笔,去阅读,因为阅读是灵感的源头活水。
听了苏老师的分享,我深受启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经历。
我以前并不喜欢写作。每到要写作文时,总是一头雾水,只想着查作文,找范文,东拼西凑。后来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意识到脱离阅读去写作,就犹如盲人摸象。所以我每天无论作业写到多晚,在睡前的半个钟都会捧起书来津津有味地阅读。久而久之,我觉得“写作”这两个字尤其亲切,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时不时便会涌现出写作的灵感。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的深处”,同学们千篇一律地写了“秋天的深处,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心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双眼去看秋天的深处。
我把秋天比作魔术师,她走过树林,树叶被她换上了金黄色的舞蹈裙,开始跳舞,争着抢着给人类表演,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这就是秋天的深处,一篇美丽的画页。于是,我的作文得了“99分”。老师还把它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我的心里可别提多自豪了,这可是我平常“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带来的成果,也让我明白了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诚如作家苏展所言:“阅读能够启发灵感,而写作则能够将灵感变成创作。”愿我们都能在书海中泛舟,让灵感如潮水般涌动,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新篇章。
点评:此文以朱熹的诗句开篇,通过描写参加苏展作家的阅读分享会,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对于灵感激发和写作提升的关键作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了阐述,论证有力。 指导老师:王妙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