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以田野为背景,以乡村为舞台,海洋欢歌·幸福湛江“中国电信”第二届湛江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在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举办。(1月24日《湛江日报》)
第二届湛江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功举办,让“湛江村晚IP”再次闪耀在大众视野。这一独具湛江特色的文化品牌,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欢声笑语、营造了喜庆氛围,更为乡村全面振兴、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了一股新动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极具辨识度的“湛江村晚IP”,对于推动湛江乡村全面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赋能文旅产业火出圈等具有深远意义。
“湛江村晚IP”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催化剂”。在“百千万工程”中,文化振兴是重要的一环。湛江村晚舞台上,龙狮团、舞鹰雄、雷州风筝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元素纷纷亮相,雷剧、傩舞等非遗与现代表演形式创新融合。这些充满乡土味的节目,让湛江特色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广大网友领略到了湛江乡村的独特魅力。它让湛江特色文化不再局限于乡村一隅,而是通过多平台联动直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人“看见”湛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湛江人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感,为“百千万工程”中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湛江村晚IP”是“湛品”出圈的“助推器”。“百千万工程”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一个重要抓手,是推动“湛品”出圈。借助湛江村晚的强大影响力,湛江日报社主导的多平台联动直播吸引了近千万人次观看,形成了巨大的“流量池”。在这个“流量池”中,“湛品”电商直播带货热火朝天,各类特色农产品得以被“刷”到,晚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对于举办地麻章那柳村而言,这台村晚更是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绝佳的“宣传片”。这种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为“百千万工程”中的产业振兴找到了“新的打开方式”。
“湛江村晚IP”是凝聚乡村发展合力的“黏合剂”。“百千万工程”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村民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湛江村晚自启动以来,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湛江籍网红达人助力宣传,广州帮扶湛江的工作队代表现场互动,新农人、村民们也踊跃参与节目表演和相关活动。持续擦亮“湛江村晚IP”,能够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百千万工程”中来。这种全民参与、多方协作的良好氛围,为“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汇聚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要进一步发挥“湛江村晚IP”对“百千万工程”的积极作用,还需不断探索创新。尤其是要在“极具辨识度”上下苦功。一方面,要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持续创新,深入挖掘湛江乡村文化的独到之处,结合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需求,推出更多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节目,提升湛江村晚的站位与内涵。“村晚”之前冠以“湛江”,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节目好看”。如果只是满足于节目编排的“好看”,那与企业、学校举办的联欢晚会又有什么区别?别的地方难道没有好看的节目,又凭什么吸引广大网友来“围观”“刷屏”?另一方面,要提升“湛江村晚IP”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曝光度和互动性。用好用活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方式,着力品牌建设和运营,让“湛江村晚IP”成为频出城市形象宣传“爆款”“热搜”的孵化器。
“湛江村晚IP”在赋能“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它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以合作为桥,为吸引更多人关注湛江乡村、点赞湛江乡村、支撑湛江乡村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围绕“极具辨识度”持续发力,让我们期待来年的湛江村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