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咖啡馆连续9年免费让孩子打电话”的话题在社交网络上引来网友与媒体关注,网友直呼“真暖”。
在湛江赤坎区寸金街道寸宝路,一家咖啡馆的角落,藏着特殊的“学生专线”——一部供附近学生免费使用的固话。这不是刻意设计的引流噱头,而是老板娘对现实需求的善意回应:起初频繁有学生找她借手机,联系家长确认接送时间、沟通临时安排,找的人多了,她便索性长期开放固话免费使用,这一坚持,就是九年。即便电话费逐年上涨,这份善举从未中断。每到放学时分,尤其是周五和周末,孩子们排着长队轮流通话的身影,成了咖啡馆最动人的实景。
咖啡馆里的“学生专线”,藏着最真实的需求与依赖。对孩子们而言,放学后的临时变动、接送时间的微调,都需要第一时间与父母沟通,而这部免费固话,恰好填补了“家校衔接”的空白。没有手机的孩子不必再焦虑等待,不必再四处求助,咖啡馆的角落成了他们安心的“沟通驿站”。特别是周五和周末咖啡馆排起的长队,更印证了这份善举的必要性——它不是偶尔为之的“额外福利”,而是为了孩子们的“刚需服务”,是老板娘对周边学生临时联系家长这一需求最朴素也最精准的回应。
九年坚守的背后,是“知其不易而为之”。面对上涨的电话费,老板娘一句“我又不靠这个挣钱,为什么要收费”,尽显为善的初心——没有流量炒作,没有商业回报,纯粹是基于对孩子安全的牵挂、对孩子需求的回应,硬是把咖啡馆办成了“守护站”,这份“不计成本”的坚持,让这部固话成了温暖湛江的见证。它没有花哨的宣传,却凭着口口相传,让一批又一批学生知道,咖啡馆里有个可以免费联系家人的“安心角落”。
值得深思的是,咖啡馆里的“学生专线”,也折射出校园周边“学生临时沟通需求”的供给缺口。在手机尚未普及的未成年群体中,临时联络渠道的缺失是普遍问题,而这家咖啡馆的善举,恰恰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实效的解决方案。它提醒我们,一座城市的温度,未必都需要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有时只需大家多一份留意、多一点包容,就能为孩子们搭建起安全又暖心的“守护站”。
九年时光,排队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咖啡馆的免费固话始终坚守在角落。为咖啡馆的老板娘点赞,愿这样的“善意”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模仿,让每一份真诚的付出都能收获温暖的回响,让平凡日子里的善举,汇聚成温暖湛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