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老区村庄北良村。 通讯员供图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徐闻县下桥镇紧扣“强基础、兴产业、优环境、促振兴”工作主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3年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富民产业蓬勃兴起,一幅政通人和、城乡融合的壮美画卷在徐闻大地上徐徐展开。
圩镇提质焕新颜
宜居品质再升级
下桥镇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核心抓手,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发力,推动圩镇功能与颜值同步提升,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下桥镇以美丽示范主街建设为突破口,完成60栋建筑外立面改造,巧妙融入辣椒卡通IP形象与本土特色墙绘元素,着力打造“一街一景”的独特街景。通过统一规划沿街立面、规范店铺招牌,并在新增810个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后,有效破解困扰已久的乱停乱放难题,实现了圩镇“颜值”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开展系统性生态修复,并建立常态化巡查清理机制,保障水体洁净畅通。通过在河道栏杆周边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并增设石凳、棋牌桌椅、休闲座椅等多功能设施,实现了安全防护、生态绿化与休闲娱乐的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农贸市场“硬件升级+管理提质”双攻坚,彻底整治市场西侧占道经营乱象,引导所有摊贩入室规范经营。同时,清理东侧污水沟、规整周边遮栏棚、升级市场外立面,通过新增100余个车位划线、安装多媒体设备等举措,使市场内外秩序井然、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
推动圩镇客厅从单一的“开放式展廊”向“多功能综合空间”转型。不仅设立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分馆,融合产品展销与接待洽谈功能,还打造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展示区,立体化呈现那利土鸡、蚕丝被等本地特色农产品,配套二维码实现“即扫即购”。
完善绿美生态小公园管护机制,安排专人常态化管护,配备石凳、凉亭、运动器械、无障碍通道等设施,满足群众休闲健身多元需求,将昔日管护缺位的边角地改造为集生态、文化、健身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大幅提升圩镇宜居水平。
创新推行“网格化+联合整治”模式,将圩镇精细划分为14个网格,构建全覆盖责任体系。运用“无人机+奥维地图+群报数小程序”等科技手段,建立“即时拍、即时改、即时督”的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垃圾杂草3989处、整治乱堆乱放2429处、拆除违建33处。
乡村示范树标杆
振兴图景更鲜活
下桥镇聚焦典型村庄培育,深挖各村资源禀赋,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差异化振兴样板,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提质。
下洋仔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拆除废旧住宅12座,清理碎石2328吨,率先实现人畜分离。建成生态公园3座、文化楼和篮球场各1个,完成硬底化村道2公里,安装路灯实现全村亮化。依托村内200多年古树和40多亩原始次生林的优质生态资源,该村先后获评“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最美村庄”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示范村。
作为革命老区村庄,北良村着力深挖红色资源,修复了纪氏宗祠革命遗址。同时,通过“一事一议”收回集体耕地进行招标承包,大力发展良姜、甘蔗、菠萝等特色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硬底化村道13.67公里,建设文化广场2座、村级卫生站1个。通过组建红白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展现了红色文化与现代治理相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二桥村以“鸳鸯树”文化为载体,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祈福园。通过开展“最美妻子”“最美母亲”评选活动、组建广场舞队,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古石桥与现代化治理实践相得益彰,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乡风文明建设新格局。
特色产业强根基
富民强镇稳增收
下桥镇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特色产业培育,着力延链条、强品牌、促融合,推动产业实现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发展。
下桥镇聚力发展辣椒特色产业,全镇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高达20万吨,是徐闻县辣椒产量第一的乡镇。通过“示范基地+科技创新”模式,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牛哥驿站,成功推广40余个优质辣椒品种。依托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有效解决辣椒保鲜难题,推动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精深加工延伸,年产值突破8亿元,让小小的辣椒真正成为富民的“大产业”。
下桥镇的蚕桑产业历经35年发展,已形成以信桥村为核心的“万亩桑田”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成熟模式,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通过引入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设育种室、剿丝厂等配套设施,开发出桑叶茶、蚕丝被等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同时,串联周边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推动蚕桑产业年产值超过8500万元,成功打造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专业村。
那利村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土鸡养殖特色产业。通过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实现统一供应鸡苗、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规模化饲养金芦花、麒麟鸡等优质品种。积极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年出栏土鸡约40万只,带动4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完善的防疫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使土鸡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载耕耘,硕果盈枝。下桥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徐闻大地上书写了城乡共富的生动实践。从圩镇到村庄,从产业到民生,每一步变迁都印证着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