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点燃了海水,也点燃了徐闻人的旅游梦。沉睡千万年的三墩三岛,如颗颗明珠在海的掌心闪耀光芒。迎着太阳,渔民们大步甩开过去的偏安一隅的小日子,敞开胸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大汉三墩海堤下,人们在水上悠然浣洗。
无数牡蛎壳生长于巨石之上,三墩的牡蛎花滩是天赐奇景。
——重访大陆最南端(之二)
“江月年年只相似”——在徐闻大汉三墩旅游区,这个常识却有不一样的解读。县委书记钟力在旅游区偶遇农民。问他:“觉得现在的月亮和汉朝的月亮有啥不同?”农民兄弟答:“应该没啥不同。”钟力说:“不对,现在的月亮可以卖钱。”
“月亮怎么卖钱呢?”农民们茫然——遗忘千年,重新发现三墩美景
11月25日,“重访大陆最南端”采访团抵达第二站大汉三墩旅游区。此时距离汉武帝鼎元六年在此设郡,已经过去了2121年。
“秦时明月汉时关”。古时关隘已经湮灭,月亮却肯定是没什么变化。但钟力对三墩的农民说:“我来看三墩的月亮,你卖两瓶啤酒给我,再卖一只小鸡给我,一百几十块钱的生意就做成了。你说,三墩的月亮是不是可以卖钱?”农民兄弟这才恍然大悟……
时间回到2004年,一位旅游专家来这里旅游,被三墩的遗世美景深深震撼:“搞旅游这么多年,没见过一个地方能拥有如此美景——几平方公里之内,集中了古迹、渔村、海湾、海岛、湿地、红树林,同一地点,可观日出日落……在雷州半岛、甚至在整个国内,这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当时徐闻还没有旅游开发的任何条件,要开发出一个汉文化景点谈何容易,专家也就把对三墩的欣赏埋在了心里。
2008年,徐闻新班子上任后,决意利用全县优质的旅游资源,寻找在旅游产业上的突破口。2009年春节后,县委书记钟力接受了这位专家的建议,初次考察三墩,当时县城没几个人知道仕尾村在哪里,大家早已遗忘,三墩曾经是汉朝徐闻县府所在地。而书记此时已慧眼识宝。“这是块旅游宝地啊!”
此后,徐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来到三墩考察,对三墩的潜力有了认识,并请专家拿出了初步的开发方案。
2009年6月初,徐闻召开全县旅游开发动员大会,县委、县政府所有干部,包括南山镇的镇、村干部悉数到场。旅游局长陈北跑说:“搞这么多年旅游,从来没见过开如此规模的旅游会议!”专家在会上用一个小时,描绘了三墩开发的前景和构想。
徐闻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唤醒三墩沉睡千年的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