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加工业仍是湛江“短板”
菠萝蜜(资料图)
【资源】湛江发展水果加工业有“先天优势”
湛江市地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区,长年温暖,热量丰富,阳光充沛,光温水热气候条件好,水陆空交通便捷,发展热带、亚热带水果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果种类主要有菠萝、香蕉、荔枝、龙眼、芒果和柑桔(红江橙)等六大类和杂果(杨桃、黄皮、菠萝蜜、番石榴、毛叶枣、番木瓜)等。
湛江水果种植面积达130多万亩,总产量达180多万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是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
黄皮(资料图)
【问题】湛江是水果大市但加工业不发达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果品加工总量已达产量的35%,我国尚不足10%。
由于亚热带水果的“呼吸强度”普遍高于北方地区的水果,贮藏保鲜难度大,又缺乏行之有效的贮藏手段,给流通和加工带来了不便。
据统计,每年芒果在贮藏流通中的损失高于20%,其他亚热带典型水果的损失也远高于一般温带和寒带水果。就加工而言,寒带和温带水果的加工比例却又远远高于亚热带水果,国内芒果的加工率不足15%,木瓜的加工率不足10%,番石榴不足3%,其他杂果类的加工更是屈指可数。
由于这种现状,绝大多数特色亚热带水果主要只能靠“鲜销”。因此,每当收获季节,反而成为果农愁眉不展的季节。往往造成——由于某种水果投产面积增大,产量猛增,鲜果滞销造成果贱伤农;由于经济效益低,很多果农只好大量砍伐果树而改种其他作物,形成恶性循环,这对亚热带水果的种植业和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目前,国内热带水果的深加工技术和深加工能力也远远落后于温带及寒带水果,如北方的苹果、柑桔、葡萄、梨、桃和草莓汁制品都是市场上流通的大宗水果加工品,而在特色亚热带水果中,国内目前规模较大的主要是椰子汁,芒果已有一定的产量但仍然不足,而其他众多的热带水果则远未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水果加工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我国加入WTO后,水果产品受到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水果进入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中国的水果产品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传统的水果产业从品种、种植方式和管理理念都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洋水果”不断涌入,它们以品牌、包装、品质效应及营销策略为手段.以及国人对洋水果的好奇心,使国产水果销售受到严重的影响,形成了新的“卖果难”。
湛江作为水果产业大市,种植面积及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前列,但水果加工业不发达,大宗水果的加工率极低,平均加工率不到10%,与湛江市水果产量及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没有较强大的加工业作为支持,水果“卖果难”、产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仍将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