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00亩耕地丢荒6年 谁之过?

2012-07-12 15:40 湛江晚报  

荒芜的耕地。

站在田埂上,往东望,一望无际的“草原”绵延到远处的山脚下,阵风吹来,大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让人以为身处北方的大草原中。

    然而,这个“草原”却是近2000亩荒芜的耕地,地上长满野草,偶有牛羊在啃食。从野草的长势来看,荒芜已有一些时日。据了解,自从2007年发生海水倒灌后,这片地已经荒芜6年了。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谓寸土寸金。但农民为何放着大片的耕地荒芜?日前,记者接到耕地所属方的雷州市英利镇迈炭村村民的报料,就此展开了调查。

耕牛在荒芜的耕地上食草。

    村民:农田无水灌溉被丢荒

    记者先找到报料的英利镇迈炭村周某等16名村民采访。他们称,2007年下半年,雷州半岛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袭击,靠近沿海的该村名叫迈炭坑的农田遭海潮冲毁。此事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为解决群众的种田问题,在2007年水灾后拨款13800元修复海堤。修复海堤的工程由迈炭村村民吴某承包,最后用去了4800元,剩下的被村干部挥霍一空。由于救灾资金没有全部用在修复工程上,质量不达标,导致近2000亩良田常被海水浸没,无法种植水稻、瓜菜等作物,最终被迫丢弃。

    记者找到迈炭村委会干部了解情况,村主任程保称,“在2007年到2009年,也有村民举报,当时纪委来查过了。2007年雷州水灾,政府拨款13800元修复海堤,用去了4800元,剩下的9000元也合理利用了,村干部并未挪用,我们村干部用这笔钱是有单有据的,这些纪监部门都查过了。”

    说起近2000亩农田,该村的另一个干部则称,“荒废的这片土地本来干旱,仅有17亩有水可以耕种,如果不抽水的话,其他均无法耕种。”据了解,这片耕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围海造田。“沧海变桑田”,是采用打井抽水来灌溉的。但海水倒灌后,水井也随着废弃。

    对于如今荒废的这些农田,程保称,当地村委也曾想办法解决,但是由于部分村民不同意承包出去,承包方案一直搁浅至今。“因为没有水灌溉,早在2008年,我们就提出将部分地承包出去,2009年,英利镇领导也非常重视,亲自与糖厂联系,想把这块地用来开发种甘蔗,未果。”程保称,早在2008、2009年,镇、村委就召开村民大会,着手解决干旱田地耕种问题,“当时有群众反对,结果就没承包成功。”

    记者从英利镇纪委书记颜孟星嘴中了解到,他去年接手后,没有接到这个问题的反映。英利镇委书记对记者说:“关于迈炭村委干部的问题,前几年有群众向纪委反映,纪委也介入了调查,后来将该事交给镇督办,镇里已处理完毕,并以信访案件结案。”

作者:梁染渠 曾群善

荒芜的耕地。

站在田埂上,往东望,一望无际的“草原”绵延到远处的山脚下,阵风吹来,大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让人以为身处北方的大草原中。

    然而,这个“草原”却是近2000亩荒芜的耕地,地上长满野草,偶有牛羊在啃食。从野草的长势来看,荒芜已有一些时日。据了解,自从2007年发生海水倒灌后,这片地已经荒芜6年了。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谓寸土寸金。但农民为何放着大片的耕地荒芜?日前,记者接到耕地所属方的雷州市英利镇迈炭村村民的报料,就此展开了调查。

耕牛在荒芜的耕地上食草。

    村民:农田无水灌溉被丢荒

    记者先找到报料的英利镇迈炭村周某等16名村民采访。他们称,2007年下半年,雷州半岛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袭击,靠近沿海的该村名叫迈炭坑的农田遭海潮冲毁。此事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为解决群众的种田问题,在2007年水灾后拨款13800元修复海堤。修复海堤的工程由迈炭村村民吴某承包,最后用去了4800元,剩下的被村干部挥霍一空。由于救灾资金没有全部用在修复工程上,质量不达标,导致近2000亩良田常被海水浸没,无法种植水稻、瓜菜等作物,最终被迫丢弃。

    记者找到迈炭村委会干部了解情况,村主任程保称,“在2007年到2009年,也有村民举报,当时纪委来查过了。2007年雷州水灾,政府拨款13800元修复海堤,用去了4800元,剩下的9000元也合理利用了,村干部并未挪用,我们村干部用这笔钱是有单有据的,这些纪监部门都查过了。”

    说起近2000亩农田,该村的另一个干部则称,“荒废的这片土地本来干旱,仅有17亩有水可以耕种,如果不抽水的话,其他均无法耕种。”据了解,这片耕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围海造田。“沧海变桑田”,是采用打井抽水来灌溉的。但海水倒灌后,水井也随着废弃。

    对于如今荒废的这些农田,程保称,当地村委也曾想办法解决,但是由于部分村民不同意承包出去,承包方案一直搁浅至今。“因为没有水灌溉,早在2008年,我们就提出将部分地承包出去,2009年,英利镇领导也非常重视,亲自与糖厂联系,想把这块地用来开发种甘蔗,未果。”程保称,早在2008、2009年,镇、村委就召开村民大会,着手解决干旱田地耕种问题,“当时有群众反对,结果就没承包成功。”

    记者从英利镇纪委书记颜孟星嘴中了解到,他去年接手后,没有接到这个问题的反映。英利镇委书记对记者说:“关于迈炭村委干部的问题,前几年有群众向纪委反映,纪委也介入了调查,后来将该事交给镇督办,镇里已处理完毕,并以信访案件结案。”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