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你可能想不到:被视为“生活成本高”的深圳、珠海、佛山等珠三角城市买菜成本与汕头、湛江、韶关基本相当
“一日三餐”指数表明:粤东西北城市市民“菜篮子”支出占收入比远超珠三角城市,菜价波动对他们生活水平影响更大
南粤观察2013物价(下)
昨日,本报梳理了去年CPI总体情况,展示了消费数据的冰山一角。为了让隐藏在CPI数据背后的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明朗,记者深入六城市,体验三口之家购买一日三餐需要的食材,以此呈现六地的“菜篮子”成本以及购买力水平。
比较中,记者引入了“一日三餐”指数,即在确定各地购买一日三餐成本的前提下,计算当地前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收入,能够购买多少预设的“一日三餐”。结果显示,一贯被贴上“生活成本高”标签的深圳,却以75个“一日三餐”的结果击败其他各个城市夺得“购买力最强城市”的桂冠,与最后一名湛江的37.5个拉开明显差距。
同时,我们也可以计算得到,深圳一日伙食费占月收入比重在六城中最小,湛江比重最大。这意味着,在各大生活成本中,买菜支出占深圳市民收入比重远低于湛江市民,因此菜价波动对深圳市民的影响也远比湛江市民弱,即深圳市民对菜价涨跌的敏感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