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话字典》已问世一年多,但很少湛江人知道,原来雷州话还有字典可查,更不知道该书的作者是“何方神圣”。
6月11日,作为获奖者中学历最低、年龄最大和唯一的“草根文人”,蔡山桂以最具本土特色的研究,赢取“湛江市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就在一年前,2013年5月,蔡山桂“批阅一载,增删廿次”、自掏30多万元出版的《雷州话字典》问世……
●溯源
雷州话是闽南语系的重要分支,是广东四大方言之一(粤潮客雷),说雷州话的人遍布雷州半岛和茂名电白县,共有500多万人。在历史中,雷州人糅合闽南语、黎语和中州正音,嬗变成自己的方言。唐朝时,雷州话零星进入,宋代形成规模,明朝时成主要交际语言,清朝遍布粤西。雷州话保留大量古语言语音,有8个声调,其中有“阴入”和“阳入”声,对研究中原古音有极大参考价值。
蔡山桂和他的《雷州话字典》。
讲述
“叹平生几经风雨,其间险把身误”
打开获奖名单,蔡山桂的“所在单位”显得尤其“另类”——雷州市新城街道,而其他获奖者填的是大学院校、政府机关。
新城街道,就是蔡山桂的住址。6月20日,记者走进蔡山桂的“幕塘书斋”,聆听他的冷暖人生,以及编写《雷州话字典》的坎坷历程。
第一眼见到蔡山桂,他身着白衬衣和黑裤子,脚蹬蓝色运动鞋,满头银发的他健步如飞,让人很难相信他今年已78岁。
“幕塘书斋”是蔡山桂的书房,10多平方的空间内,竟然放置了8个书柜,藏书4000余册,以词典、名著为主。书房外面挂着一幅书法作品,恰是蔡老先生一生的写照:叹平生几经风雨,其间险把身误,人生最怕青春过,更恼银丝无数——
蔡山桂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四年级那年,因父亲不幸去世被迫辍学。青年时,碰上政治运动,以“莫须有”的罪名入狱,人生风华正茂的20年被耽误。中年后,为生计奔波的他,不忘研究雷州本土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雷州草根文人——不属于政府机构编制,没有职称评定。
新城街道,位于雷城镇,而雷州话以雷州雷城镇的语音为标准。从出生至今,蔡山桂都住在雷城,小学辍学后进入私塾,那时的私塾教学讲究读音,他从小就形成注重汉字的雷州话读音的习惯。
蔡山桂先后与蔡叶青、宋锐等研究雷州方言的学者结缘,受其影响,他在晚年着手研究雷州方言,并颇有建树,在2009年被评为“湛江市雷州话传承人”,全湛江仅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