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笔者提到拉粉的厚度稍厚时,杨先生坦言道,手工布拉粉拉薄,是会好吃很多,他也可以拉薄。但是,手工布拉粉拉薄了,分量就少了。而聊到手工布拉粉里的馅料十足,成本随之而高时,他讲,堂哥店内的布拉粉亦是如此。所以他堂哥的广州店里,有些老板愿意花四、五十分钟的时间等位,就为吃到一碟手工布拉粉。当问及这间布拉粉店的食客来源时,他坦承说,本店的选址不在闹区内,有些偏,但胜在店面够宽敞。开店23天,不知道哪位食客食过之后发的微博、微信,已开始有新食客跨区来店内尝鲜了。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店内的特色布拉粉。杨先生提到一款因工序多而尚未推出的卷,云耳豆角瘦肉卷。这款卷的云耳和豆角刚刚炒起之时,很脆,很可口,但时间一长,口感就不好了。所以呢,将来即使推出云耳豆角瘦肉卷,为保证好的口感,很有可能是限量发售。
一碟手工布拉粉,即点即蒸,热腾腾,滑溜溜,简单而无浮华之气。对大众食客的我们来说,追求的只是食物之真味,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品出滋味。但对于杨先生来说,这是一门心手相传的手艺,在继承了前人的烹饪技艺之余,亦融入了自我创新的智慧。这正是传统的饮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世代相承的生命力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