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坛耕耘近40年,育人无数的湛江体操高级教练卢宁近照
湛江新闻网讯:2006年第12届广东省运动会,有一个项目堪称湛江竞技体育项目货真价实的“一枝独秀”——她,就是只有一名运动员参赛、却尽揽金、银、铜牌的体操。而这名“一枝独秀”的运动员,就是在这届省运体操赛一人连夺本届省运会体操比赛最高年龄组别——预备健将组单杠金牌、吊环银牌、自由操铜牌和双杠第4以及鞍马第7、为湛江体育代表团个人独得48分的坡头籍广东体操队员朱真泉。而朱真泉的启蒙教练,正是本文的主人公——多届省运会率湛江体操队夺得硕果累累的湛江市体校体操高级教练卢宁。
卢宁和奥运体操冠军杨威合影。
“一枝独秀”,悲喜自知
谈到湛江体操以上“一枝独秀”的现象,卢宁笑言之中,多多少少包含着内心的苦涩。
他说,湛江体操的这一现象,并非是那届省运才出现的。之前,在全国少年赛、全国预备健将级运动员测试赛等众多大型比赛上,湛江体操也是“一枝独秀”。之前是遂溪籍广东体操队的廖秋华;现在又轮到年龄稍小的朱真泉。廖秋华有一次在南宁举行的全国少年赛,竟1人独得6枚金牌呢!
当笔者关切地询问:“这一现象好或不好?”时,卢宁教练严肃而认真地答:“肯定不能说好。”他举例说,因为个别运动员的优秀成绩,往往使部分人认为,湛江体操只凭一、两名尖子单打独斗就可以闯天下了。这种认识既肤浅;更会严重妨碍着我市少年儿童体操训练的广泛开展。或许正因为多看眼前的成绩,而忽视了基本队伍的组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市本来堪称体操沃土的不少县(市)、区业余体校和体操传统项目中小学,都严重萎缩了。连湛江市体校的体操队伍,也是近年才应急组建的。而颇长一段时间湛江市体校的体操训练室,更是由两间简易课室打通临时拼凑而成。双杠打个大回环连空间高度都不够;其它器械嘛!比起省内先进县(市)、区的,简直不敢恭维!
卢宁说,任何竞技体育运动,一定要建立在广大青少年儿童广泛开展的基础之上,靠抓一、两个尖子,是难以持之以恒的。卢宁教练这番话,果然是经验之谈,肺腑之言,眼光深邃,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