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阅十载,增删《红楼梦》五次的曹雪芹;豪放不羁,有“诗仙”美誉的李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这些耳熟能详的大文豪无不让我心驰神往。但他们都遥不可及,直到今天苏展作家的到来,才让我对“作家”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在我们的殷切目光中,我们迎来了作家苏展。苏展作家穿着朴素,一头齐耳的秀发,好似与我们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最吸引我的是她的一双慧眼虽然隔着厚重的镜片却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这难道就是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吗?我不禁暗暗感叹。
苏作家说“学好语文也能破案”“语文是万科之母”……这些新奇的观点,令我耳目一新,也让我明白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我目不转睛,竖起双耳,害怕一走神,就错过精彩的瞬间。
苏作家用她自身的创作经历深入浅出地让我们明白了阅读是灵感的来源。她说:“当我写作遇到瓶颈期时,会放下手中的笔,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除此之外还会去阅读,因为阅读是灵感的源泉。”她还给我们分享了她是如何创作出《百家碗》的,我听得津津有味,心中暗暗发誓:“平时要多阅读,让灵感的源泉,延绵不绝。”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她还教会了我们写作的方法。若想把动作描写生动,我们除了可以加动词,还可以加修辞和声音。这些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我感到新奇不已。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也学会用该方法去写片段。听到我们的分享,苏作家脸上洋溢着笑容,表扬了我们一些动词和语句是她创作时没有想到的,下次她再创作可以用上。我听了顿时觉得我们离“作家”又近了一步。
在分享会的尾声,苏作家鼓励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写作,敢于投稿,让《小湛同学》与我们做朋友。”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我们的心湖,荡起一层层涟漪。是啊,跟《小湛同学》成为好朋友,以后我们写出好的文章再也不怕没有伯乐赏识了,我们也会跟苏展作家一样拥有众多书粉。只要持之以恒,也能像苏老师一样成为大名鼎鼎的作家。
能在小学最后几个月认识苏作家,是我们一生的幸运,因为她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撒下了阅读与写作的种子。她也让我们明白了作家其实离我们不远,她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小作家。
点评: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小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她与作家苏展的近距离接触,并通过这一经历深化了对“作家”二字的理解,表达了她对苏展作家的崇敬之情和对能成为小作者的憧憬,可谓是一篇佳作。
指导老师:王妙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