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用细节温暖春运回家路

2025-01-16 09:48 湛江日报  

1月14日7时5分,湛江西到广州南C7730次列车开出,这是2025年春运湛江西站开出的第一趟列车。(1月15日《湛江日报》)

1月14日是2025年春运的第一天,车站开始熙熙攘攘,回家的气氛越来越浓。“回家过年”,短短四个字,承载着国人对团圆的殷切期盼,汇聚成每年春运的浩浩荡荡人潮。笔者留意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湛江日报的春运报道中有了更多细节描写。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让人感受到了湛江春运的温度。

对于老百姓而言,春运的运力如何,是重中之重。应对增长客流,湛江西站精准实施“一日一图”,灵活加开凌晨夜间高铁、重联车,增开多对动车组列车;吴川站根据客流动态调整车次安排,虽受施工影响,但仍全力保障运输能力。这些细节,体现出铁路部门对旅客“走得了”需求的关切,精准匹配运量与客流量,避免旅客因买不到票滞留,让回家过年的第一步便顺遂无忧。

如果说铁路运力的提升是一项“硬指标”,那么,诸多服务举措则让旅客的出行品质有了很大的改善,铁路服务“软实力”得到了充分释放。比如,为了让旅客进站候检更便捷,湛江西站“将安检通道整体往后移,增加2台安检仪,安检通道由4条增至6条,进站候检区域扩大”,吴川站新建站房“面积扩大近4倍,其中候车室面积26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200人候车”。这些改变看似“常规动作”,却极大提升了旅客的通行效率。旅客不用在漫长的安检队伍中焦急等待,不用在复杂的站台间匆忙奔波,让这趟春运之旅变得更加从容。

服务设施的完善,更是将温暖渗透到每一处角落。从湛江西站的“金海鸥”党员服务岗,为旅客提供车票退改签等贴心服务,到吴川站设置爱心候车区、母婴室;从增设免费充电区满足旅客电子设备续航需求,到更新卫生间设备提升卫生舒适度,每一项设施的增设与改进,都考虑到了旅客旅途中可能遇到的不便,为疲惫的旅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些举措真正把“需求”与“供给”做到了精准对接,用心用情去丈量便民利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细节处最是打动人。

特别值得点赞的,是车站里的“人情味”。优化“急客”服务通道,为临近开车时间的旅客提供快速进站服务;增设12306预约旅客“会合”点,解决预约旅客与客运员会面难题;采取“验检合一”,旅客可以先进站,再购票乘车;客运各岗位“服务前移”,实行重点旅客“区域负责制”;增设下半夜临时候车室,温暖服务“不关门”“不熄灯”……春运,不仅是一场交通的考验,更是一次情感的传递。湛江西站和吴川站的种种细节,给旅客带来了满满的“情绪价值”,让大家在冬日归途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运输能力变化、服务质量变化让万千旅客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简单,更赋予了春运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变与不变”的演绎中,我们当然不能忘记那些坚守的身影。每逢春运期间,铁路职工放弃与家人的团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他们用一个个细节,温暖了春运回家路。

作者:关月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黄梦秋

1月14日7时5分,湛江西到广州南C7730次列车开出,这是2025年春运湛江西站开出的第一趟列车。(1月15日《湛江日报》)

1月14日是2025年春运的第一天,车站开始熙熙攘攘,回家的气氛越来越浓。“回家过年”,短短四个字,承载着国人对团圆的殷切期盼,汇聚成每年春运的浩浩荡荡人潮。笔者留意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湛江日报的春运报道中有了更多细节描写。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让人感受到了湛江春运的温度。

对于老百姓而言,春运的运力如何,是重中之重。应对增长客流,湛江西站精准实施“一日一图”,灵活加开凌晨夜间高铁、重联车,增开多对动车组列车;吴川站根据客流动态调整车次安排,虽受施工影响,但仍全力保障运输能力。这些细节,体现出铁路部门对旅客“走得了”需求的关切,精准匹配运量与客流量,避免旅客因买不到票滞留,让回家过年的第一步便顺遂无忧。

如果说铁路运力的提升是一项“硬指标”,那么,诸多服务举措则让旅客的出行品质有了很大的改善,铁路服务“软实力”得到了充分释放。比如,为了让旅客进站候检更便捷,湛江西站“将安检通道整体往后移,增加2台安检仪,安检通道由4条增至6条,进站候检区域扩大”,吴川站新建站房“面积扩大近4倍,其中候车室面积26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200人候车”。这些改变看似“常规动作”,却极大提升了旅客的通行效率。旅客不用在漫长的安检队伍中焦急等待,不用在复杂的站台间匆忙奔波,让这趟春运之旅变得更加从容。

服务设施的完善,更是将温暖渗透到每一处角落。从湛江西站的“金海鸥”党员服务岗,为旅客提供车票退改签等贴心服务,到吴川站设置爱心候车区、母婴室;从增设免费充电区满足旅客电子设备续航需求,到更新卫生间设备提升卫生舒适度,每一项设施的增设与改进,都考虑到了旅客旅途中可能遇到的不便,为疲惫的旅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些举措真正把“需求”与“供给”做到了精准对接,用心用情去丈量便民利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细节处最是打动人。

特别值得点赞的,是车站里的“人情味”。优化“急客”服务通道,为临近开车时间的旅客提供快速进站服务;增设12306预约旅客“会合”点,解决预约旅客与客运员会面难题;采取“验检合一”,旅客可以先进站,再购票乘车;客运各岗位“服务前移”,实行重点旅客“区域负责制”;增设下半夜临时候车室,温暖服务“不关门”“不熄灯”……春运,不仅是一场交通的考验,更是一次情感的传递。湛江西站和吴川站的种种细节,给旅客带来了满满的“情绪价值”,让大家在冬日归途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运输能力变化、服务质量变化让万千旅客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简单,更赋予了春运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变与不变”的演绎中,我们当然不能忘记那些坚守的身影。每逢春运期间,铁路职工放弃与家人的团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他们用一个个细节,温暖了春运回家路。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