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湛江市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设计构想

2013-09-17 11:49 湛江新闻网  

    一.引言

    湛江旧称广州湾,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东北部,广东省西南部。从全国的版图来看,湛江市背靠西南,其经济腹地包括贵、云、川、湘等大片土地,面临南海,毗连大陆,地势开阔平坦,气候温暖如春。在历史上,广州湾一直是粤西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以古老的海滨商镇而著称。它既是我国西南各省以及西部地区出海口,又是我国沿海与非洲、中东、欧洲、东南亚、大洋洲海上运输距离最短的港口,与此同时,湛江市所在的雷州半岛又是祖国大陆通往海南岛的唯一通道。

    自1899年起,被法国侵占并进行殖民统治将近半个世纪,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当地形成了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广州湾文化”,其中以“广州湾”时期建筑为主的各种文化风情依然保留在雷州半岛这片红土地上。

    1.发展中的湛江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湛江时就曾由衷的赞叹道:“北有青岛,南有湛江。”足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犹如祖国南面的一颗宝贵的明珠。

    然而,几曾何时,湛江错失发展的良机。宁波港、三亚市甚至邻近的顺德市、肇庆、汕头等城市已经走在了湛江的前面。如何继续往日的辉煌,让明珠重放异彩,是我们每个湛江人的责任和梦想。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时指出,湛江应当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加快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广东省长黄华华多次到湛江视察指导工作,提出把湛江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的战略目标。

    2006年的湛江,是一个朝气蓬勃、年轻向上的湛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湛江。湛江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改写着湛江的历史。人们惊喜的看到,湛江的市政建设、新农村建设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6年湛江围绕“把湛江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的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实施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在保障环境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成绩突出。

    湛江相继完成了一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绿化工程项目,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79万平方米,城市环境质量连续四年排名在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三位,2006年湛江各项环境指标均保持优良,整体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湖光岩风景区还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在去年上半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城市环境考察活动中,湛江环境空气质量居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第三,并为广东省参加考核城市之首。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湛江被列为全国投资创业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之一。2006年《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湛江由2004年的第72位迅速上升至第41位,并跨入中国大陆最适宜发展物流的25座城市行列。

    2007年,湛江发展的势头十分猛烈。1月28日,在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品牌组织、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等单位联合推选的2007年度《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的初选活动中,湛江又赫然在目,成为广东仅有的6个入围城市之一,也是粤西唯一的上榜城市,为湛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2.湛江的情怀

    在近期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徐少华把“湛江情怀”作为实现湛江跨越发展的四个必备要素之一。所谓“湛江情怀”,就是指对湛江饱含深情的一种心境。其核心就是热爱湛江、情系湛江、关注湛江、支持湛江,以做湛江人为荣,时时处处维护湛江形象,维护湛江人的声誉,竭尽全力为湛江的事业而奋斗;以主人翁精神、湛江情怀、创业激情和实际行动担当起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把对家乡湛江的热爱化为一种奋进的力量,为湛江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在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背景下,湛江提出“文化大市”的目标。根据湛江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2003-2010年) 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地文化资源状况,制定了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采取“五项措施”,即: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建设阵地,形成网络;培育队伍,打造名家;弘扬传统,推出精品;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以此促进文化大市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

    2007霞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工业强区、商贸旺区、农业稳区、文化兴区”方针,全面实施“一条主线、两张牌”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区、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美丽的海滨城区三个目标,全力打造实力霞山、活力霞山、和谐霞山、魅力霞山,争当湛江市各县(市、区)发展的排头兵,为把霞山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海滨城区而努力奋斗。

作者:陈灵

    一.引言

    湛江旧称广州湾,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东北部,广东省西南部。从全国的版图来看,湛江市背靠西南,其经济腹地包括贵、云、川、湘等大片土地,面临南海,毗连大陆,地势开阔平坦,气候温暖如春。在历史上,广州湾一直是粤西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以古老的海滨商镇而著称。它既是我国西南各省以及西部地区出海口,又是我国沿海与非洲、中东、欧洲、东南亚、大洋洲海上运输距离最短的港口,与此同时,湛江市所在的雷州半岛又是祖国大陆通往海南岛的唯一通道。

    自1899年起,被法国侵占并进行殖民统治将近半个世纪,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当地形成了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广州湾文化”,其中以“广州湾”时期建筑为主的各种文化风情依然保留在雷州半岛这片红土地上。

    1.发展中的湛江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湛江时就曾由衷的赞叹道:“北有青岛,南有湛江。”足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犹如祖国南面的一颗宝贵的明珠。

    然而,几曾何时,湛江错失发展的良机。宁波港、三亚市甚至邻近的顺德市、肇庆、汕头等城市已经走在了湛江的前面。如何继续往日的辉煌,让明珠重放异彩,是我们每个湛江人的责任和梦想。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时指出,湛江应当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加快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广东省长黄华华多次到湛江视察指导工作,提出把湛江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的战略目标。

    2006年的湛江,是一个朝气蓬勃、年轻向上的湛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湛江。湛江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改写着湛江的历史。人们惊喜的看到,湛江的市政建设、新农村建设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6年湛江围绕“把湛江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的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实施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在保障环境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成绩突出。

    湛江相继完成了一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绿化工程项目,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79万平方米,城市环境质量连续四年排名在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三位,2006年湛江各项环境指标均保持优良,整体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湖光岩风景区还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在去年上半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城市环境考察活动中,湛江环境空气质量居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第三,并为广东省参加考核城市之首。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湛江被列为全国投资创业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之一。2006年《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湛江由2004年的第72位迅速上升至第41位,并跨入中国大陆最适宜发展物流的25座城市行列。

    2007年,湛江发展的势头十分猛烈。1月28日,在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品牌组织、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等单位联合推选的2007年度《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的初选活动中,湛江又赫然在目,成为广东仅有的6个入围城市之一,也是粤西唯一的上榜城市,为湛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2.湛江的情怀

    在近期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徐少华把“湛江情怀”作为实现湛江跨越发展的四个必备要素之一。所谓“湛江情怀”,就是指对湛江饱含深情的一种心境。其核心就是热爱湛江、情系湛江、关注湛江、支持湛江,以做湛江人为荣,时时处处维护湛江形象,维护湛江人的声誉,竭尽全力为湛江的事业而奋斗;以主人翁精神、湛江情怀、创业激情和实际行动担当起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把对家乡湛江的热爱化为一种奋进的力量,为湛江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在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背景下,湛江提出“文化大市”的目标。根据湛江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2003-2010年) 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地文化资源状况,制定了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采取“五项措施”,即: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建设阵地,形成网络;培育队伍,打造名家;弘扬传统,推出精品;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以此促进文化大市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

    2007霞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工业强区、商贸旺区、农业稳区、文化兴区”方针,全面实施“一条主线、两张牌”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区、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美丽的海滨城区三个目标,全力打造实力霞山、活力霞山、和谐霞山、魅力霞山,争当湛江市各县(市、区)发展的排头兵,为把霞山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海滨城区而努力奋斗。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