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湛江市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设计构想

2013-09-17 11:49 湛江新闻网  

    5、规划纪念抗法斗争历史文化区域

    现在,广州湾法国公使署经过整治和外墙翻新后,外型宏伟壮观,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但是历史街区的某一个区域,其整体规划应该包括节点、轴线、区域和肌理四大部分。目前,法国公使署作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其用途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更不幸的是,法国公使署仅仅是一个孤单的节点,没有其它的节点与之呼应。尤其是它对面的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斑驳不堪。现在它作为市公安局霞山分局办公楼,还在使用中。后来建设的铁槛杆及周边的一些楼房等,与整个法式景点极不协调。如果不及时收回并加以保护修葺的话,是对历史建筑的极大浪费。有了这个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的旧建筑,能省却我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重建新的节点。

    因此建议搬迁市公安局霞山分局办公楼至别处办公,并拆除外围墙,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使之与对面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遥相呼应,连成一个轴线。可以把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设立为湛江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其门旁绘制广州湾旧风貌微缩模型图,树立抗法英雄纪念雕塑。通过对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及周边的一系列改造工程,将延安路和海滨路连成一条理想的轴线。进一步能以这条轴线,连接法国天主教堂、东方汇理银行等建筑,共同成为一个区域。接着在此区域内,梳理其他的街道及建筑肌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广州湾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这个工作虽然涉及面相当的广泛,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是,这是值得的。如果这个轴线都没法改造好的话,也就更谈不上整个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具体构思如下:

    (1)设立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

    为扩大社会影响力,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建议将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设立为“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该址坐落在霞山延安路与海滨路交汇处,1899年建,面积约400平方米,为砖石砌筑的二层楼,现为市公安局霞山分局办公楼。

    设立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扩大知名度,继承发扬广州湾历史文化的必然途径。将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一个陈列、宣传、调查、研究广州湾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并向社会广泛征集广州湾时期的老照片、书刊报纸、货币、实用器物、书信以及相关反映广州湾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城市建设、民俗民风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使它成为一个文物多、史料丰富、内容详尽的研究广州湾的专门性机构,并成为湛江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可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生动展现、了解广州湾历史的窗口。同时,充分发挥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优势,通过丰富陈列内容、优化展示方式、培育学术成果、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举措,把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基地,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更有成效。

 
当年的霞山云梯古塔

    (2)绘制广州湾旧风貌微缩模型图

    为充分挖掘广州湾历史文化,展示百年前湛江的真实风貌,在建设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绘制广州湾旧城微缩模型图。可以将广州湾旧城微缩模型图设在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的门旁,更具体直观地展现出广州湾历史街区的变迁。

    广州湾旧城微缩模型图可包含:1942年前,西营(今霞山)共建有贝丁街(逸仙路)、海边街(东堤路)、金鸡路(青岛路)、福禄路(解放东路)、学堂路(延安路)、霞飞大马路(海滨一路)、大福路(民有路)、真美路(民治路)、洪屋路等30多条街道;赤坎区里的霞飞路(中山一路)、克兰满索街(民主路)、法国大马路(中山二路)、中国大马路(九二一路)、药房路(中华路)、巴士基路(光复路)、环市马路(跃进路)等40多条街道。在图中重点标注出现存的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分行、法国天主教堂、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法军广州湾指挥部、霞山福音堂以及已消失了的霞山云梯古塔历史建筑物等等。

    让人们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中,体会到历史车轮的无情。同时被广州湾深厚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吸引,激发更多的湛江情怀,投入到湛江的保护和建设中来。

    (3)树立抗法英雄纪念雕塑

    法国侵略军在“广州湾”地区的侵略,激起湛江当地爱国官绅和百姓的坚决抵抗,这就是著名的“广州湾人民抗法斗争”。在多次的抗法战斗中涌现出了以吴邦泽为代表的众多抗法民族英雄,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和具有极高历史纪念价值的人文景观。

    湛江人民英勇抗法的光荣历史,是湛江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了纪念湛江人民反抗法国入侵的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不折不挠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精神,霞山区可以在原有的法国侵占广州湾历史事实有关的建筑和纪念抗法斗争的原有的文化设施基础上,规划筹建抗法英雄纪念雕塑。

    众所周知,城市雕塑是一种最直接明了的表现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历史风貌乃至个性特征的形式。城雕是城市的标志,是立体的诗话。优秀的雕塑作品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反映出湛江市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固有的个性风貌,也是湛江市向外界展示其区域和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

    在整治后的法军广州湾指挥部旧址外围树立一座抗法英雄纪念雕塑,作为霞山区最具特色的和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令霞山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丰富,文化背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树立抗法英雄纪念雕塑是对湛江人民英勇抗法的光荣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反思。这为将来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留下很好的资源,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增加彼此的经济联系,促进湛江和霞山的经济发展。

 

图1

    在建造抗法英雄纪念雕塑时,可仿造1899年原版法国《小日报》(Le Petit Journal)第472期上刊登的湛江人民抗法的历史插图(图1)。它以生动活泼的记实和彩色插图,真实地再现了湛江人民百年前抗法的历史镜头,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对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节点、轴线、区域和肌理简单梳理后,可以明确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它东起东堤路,西至人民大道;南起洪屋路,北至解放东路。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将建设成为一个集自然、人文和历史为一体的有机整体。

作者:陈灵

    5、规划纪念抗法斗争历史文化区域

    现在,广州湾法国公使署经过整治和外墙翻新后,外型宏伟壮观,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但是历史街区的某一个区域,其整体规划应该包括节点、轴线、区域和肌理四大部分。目前,法国公使署作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其用途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更不幸的是,法国公使署仅仅是一个孤单的节点,没有其它的节点与之呼应。尤其是它对面的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斑驳不堪。现在它作为市公安局霞山分局办公楼,还在使用中。后来建设的铁槛杆及周边的一些楼房等,与整个法式景点极不协调。如果不及时收回并加以保护修葺的话,是对历史建筑的极大浪费。有了这个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的旧建筑,能省却我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重建新的节点。

    因此建议搬迁市公安局霞山分局办公楼至别处办公,并拆除外围墙,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使之与对面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遥相呼应,连成一个轴线。可以把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设立为湛江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其门旁绘制广州湾旧风貌微缩模型图,树立抗法英雄纪念雕塑。通过对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及周边的一系列改造工程,将延安路和海滨路连成一条理想的轴线。进一步能以这条轴线,连接法国天主教堂、东方汇理银行等建筑,共同成为一个区域。接着在此区域内,梳理其他的街道及建筑肌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广州湾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这个工作虽然涉及面相当的广泛,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是,这是值得的。如果这个轴线都没法改造好的话,也就更谈不上整个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具体构思如下:

    (1)设立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

    为扩大社会影响力,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建议将原法军广州湾指挥部设立为“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该址坐落在霞山延安路与海滨路交汇处,1899年建,面积约400平方米,为砖石砌筑的二层楼,现为市公安局霞山分局办公楼。

    设立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扩大知名度,继承发扬广州湾历史文化的必然途径。将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一个陈列、宣传、调查、研究广州湾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并向社会广泛征集广州湾时期的老照片、书刊报纸、货币、实用器物、书信以及相关反映广州湾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城市建设、民俗民风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使它成为一个文物多、史料丰富、内容详尽的研究广州湾的专门性机构,并成为湛江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可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生动展现、了解广州湾历史的窗口。同时,充分发挥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优势,通过丰富陈列内容、优化展示方式、培育学术成果、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举措,把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基地,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更有成效。

 
当年的霞山云梯古塔

    (2)绘制广州湾旧风貌微缩模型图

    为充分挖掘广州湾历史文化,展示百年前湛江的真实风貌,在建设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绘制广州湾旧城微缩模型图。可以将广州湾旧城微缩模型图设在广州湾历史文化博物馆的门旁,更具体直观地展现出广州湾历史街区的变迁。

    广州湾旧城微缩模型图可包含:1942年前,西营(今霞山)共建有贝丁街(逸仙路)、海边街(东堤路)、金鸡路(青岛路)、福禄路(解放东路)、学堂路(延安路)、霞飞大马路(海滨一路)、大福路(民有路)、真美路(民治路)、洪屋路等30多条街道;赤坎区里的霞飞路(中山一路)、克兰满索街(民主路)、法国大马路(中山二路)、中国大马路(九二一路)、药房路(中华路)、巴士基路(光复路)、环市马路(跃进路)等40多条街道。在图中重点标注出现存的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分行、法国天主教堂、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法军广州湾指挥部、霞山福音堂以及已消失了的霞山云梯古塔历史建筑物等等。

    让人们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中,体会到历史车轮的无情。同时被广州湾深厚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吸引,激发更多的湛江情怀,投入到湛江的保护和建设中来。

    (3)树立抗法英雄纪念雕塑

    法国侵略军在“广州湾”地区的侵略,激起湛江当地爱国官绅和百姓的坚决抵抗,这就是著名的“广州湾人民抗法斗争”。在多次的抗法战斗中涌现出了以吴邦泽为代表的众多抗法民族英雄,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和具有极高历史纪念价值的人文景观。

    湛江人民英勇抗法的光荣历史,是湛江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了纪念湛江人民反抗法国入侵的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不折不挠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精神,霞山区可以在原有的法国侵占广州湾历史事实有关的建筑和纪念抗法斗争的原有的文化设施基础上,规划筹建抗法英雄纪念雕塑。

    众所周知,城市雕塑是一种最直接明了的表现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历史风貌乃至个性特征的形式。城雕是城市的标志,是立体的诗话。优秀的雕塑作品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反映出湛江市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固有的个性风貌,也是湛江市向外界展示其区域和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

    在整治后的法军广州湾指挥部旧址外围树立一座抗法英雄纪念雕塑,作为霞山区最具特色的和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令霞山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丰富,文化背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树立抗法英雄纪念雕塑是对湛江人民英勇抗法的光荣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反思。这为将来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留下很好的资源,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增加彼此的经济联系,促进湛江和霞山的经济发展。

 

图1

    在建造抗法英雄纪念雕塑时,可仿造1899年原版法国《小日报》(Le Petit Journal)第472期上刊登的湛江人民抗法的历史插图(图1)。它以生动活泼的记实和彩色插图,真实地再现了湛江人民百年前抗法的历史镜头,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对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节点、轴线、区域和肌理简单梳理后,可以明确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它东起东堤路,西至人民大道;南起洪屋路,北至解放东路。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将建设成为一个集自然、人文和历史为一体的有机整体。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