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束语
湛江的经济必将腾飞,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我们作为当代的湛江人,所能做的就是让美丽的家乡尽早、更快的发展起来。我们为湛江广州湾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复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投资开发。这种投资能产生“崇高的影响”,并创造“永恒的利息”。同时能激发湛江市民对家乡的热爱,产生心理归宿感和自豪感。因此,我建议,应找到一批不仅有实力有眼光更富有湛江情怀的明智开发商,来湛江投资。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说是双赢的的合作。
广州湾历史建筑是湛江人民文化沉淀的产物,既反映着近代湛江人民对科学与生活的追求,又是现代湛江城市结构和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历史终究会过去的,建筑的生命力也会完结。除了这些历史建筑的实体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是文化,是透过这些建筑之外的人文历史,这才是我们湛江子子孙孙的传家之宝,是我们永恒不灭的资产和宝贵财富。
掩巻沉思,在依稀之间我仿佛已经看到湛江的掘起。然而,思想的直冲云霄,还是要回到现实的真实土壤。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一切的想法、构思都离不开目前湛江、霞山的现状。我们要做思想的巨人,以超前的思想指引我们的行动。与其在现实中悲观失落、扼腕叹息,不如把满腔的热血化为我们积极的行动,每一天都为湛江的发展出一份心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出坚实的脚步,发扬敢想敢干,无所不能的创造精神,就一定会实现我们的梦想。湛江一定会在我们的手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湛江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附录:
霞山绿荫小区考察报告
湛江,历史悠久。189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法国将广州湾划为法租地。并在今霞山延安路和绿荫路一带建设了许多法式建筑,如法国公使馆、天主教堂、福音堂、法国银行、军部办公楼及兵营房等。它们方正气派、相依毗邻,形成了独特的法国情调建筑景观。百年前的历史,给湛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法国风情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浸润着湛江城市的精神风貌,养育着湛江人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它特别的魅力,指引着人们去追寻。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街区的修复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演绎着无尽的传奇。霞山延安路一带法国风情街的修复与建设,是我们每个湛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2007年春节前对城区小街小巷道路进行“五化”改造建设不少于五公里,在霞山区的职责范围内,结合我区实际,通过论证,按照总体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发挥到极致。
2006年10月3日至6日,陈灵、杨文伟、陈瑾作为湛江市霞山区人民政府顾问,对霞山区绿荫小区附近的延安路、绿荫路、青岛路、大山路、土木路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工作。为逐步将绿荫小区建成具有法国历史文化特征,有法国风情,集休闲、购物、旅游于一体的文明小区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延安路、绿荫路一带凝聚百年历史沧桑岁月湮没绝代风华
法国公使署初设于东营(麻斜),继迁坡头。1911年后迁于西营(今霞山)。也就是今天的霞山延安路、绿荫路一带,这里许多的法式建筑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当年在低洼的泥沼中开辟的这条道路,采用小长方形的青石进行了铺装。作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带动这里成为重要的商业街。沿街陆续建设了各类建筑,如法国公使馆、天主教堂、福音堂、法国银行、军部办公楼及兵营房等,形成了独特的异国情调建筑景观。
百年前的广州湾天主教堂,当时称维多尔天主教堂。它是由法籍范兰神父首先着手筹建,并于1900年12月奠基,1903年竣工。建筑面积435平方米,高24米,为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同时容纳一千多人听弥撒做礼拜。教堂于1902年7月提前开放,兴旺一时。而在今天的“十一”黄金周里,这里的大门紧闭,门前冷落,没有任何的宗教活动,教堂里面的布局零乱不堪,很不协调。让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站在教堂门前茫然若失,大失所望。
而且,昔日的繁华不再,现在这整条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拥塞,历史建筑失修失养,立面破损严重。新建建筑的建筑形式和体量与历史建筑不协调,路灯、电话亭等街道设施简陋,临时摊床占道经营,牌匾广告乱贴乱挂,市政线缆杂乱无序。商家装修各行其是,视觉景观破坏严重,几乎看不出当年的风华绝代了。
改造周边环境,建设和谐绿荫小区,凸显法国风情
历史街区中有保护建筑应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尽可能恢复历史的原貌。对未列入保护建筑的旧建筑重新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拆除私搭滥建的附着物,恢复了历史建筑本来的面目。对附近新建的建筑,进行了建筑立面改造,要求体现街区的特色,在建筑体量的控制上保持与街道比例的和谐。建筑风格上要求由原有的建筑交相辉映,体现法式建筑特色。
在整个街区的整治和改造中,注意挖掘了固有的文化底蕴,对街区内的保护建筑实行了挂牌,详细介绍建筑艺术特色和历史渊源。在建筑体量的控制上保持与街道比例的和谐。建筑风格上要求由原有建筑交相辉映,体现法式建筑特色。在绿荫路周边建设一些体现法国风情的户外购物吧、美食吧和啤酒吧,体现法国休闲文化,展现城市的人文景观,给人以美与文化的视觉享受。
绿荫路和大山路的青石路面的铺设改造,要将现有的沥青和青石全部挖取出来,根据当时的路面样子来重新铺回。如旧的青石数量不足或有损坏,应照原样仿造并补足。同时,要用小石头铺垫青石下的路基,并加上凝固剂来加固青石下面,以避免机动车开过后,青石松动甚至被带出的情况发生。这不仅仅一个普通路面,而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样板工程来进行,在保质保量的同时,体现出百年前的路况原貌。
在整个改造工程中,以构建全天候休闲条件为目的,开辟休闲区,设置法式的休息长石凳;在街道两旁树立法国风味的街灯,营造了夜幕下美仑美奂的灯饰景观;在街路设置法式垃圾桶和指示牌以及相应的装饰物。街边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应跟进,有条件时栽种法国梧桐树。加强该区域的卫生监管,以达到“三个适宜”的标准。打造绿荫小区法国风情街的品牌效应。
天主教堂和对面的三角绿化带(明堂)是我们首先打造的重点。具体改造如下:
1. 天主教堂的外大门需要扩大,做成具有法式的铁制大门;
2. 参照公使馆的大门的地面,来重铺教堂围墙内的地面;
3. 坼除教堂内院右边的砖墙,统一建成铁栏杆的围墙;
4. 将现有的告示牌移至外大门的左侧,并配上中英法三国的文字说明;
5. 教堂内门的左侧,做出一个翻开的书状的石面,上面详细介绍该教堂的历史背景;
6. 进门两旁的地面花草要连为一体;
7. 内院种植梧桐树;
8. 外墙去掉现有的铁丝网,加高铁栏并安装灯饰(中山市古镇有大量的这类灯饰。);
9. 沿着外墙外围加做绿化花带;
10. 教堂内院的两棵古树旁加上法式铁栏杆,加上说明标牌;
11. 三角绿化带尽可能做到与天主教堂统一协调。
12. 大力宣传这一历史景点和法国的浪漫风情,把天主教堂一带建设成为浪漫的地方,成为粤西地区年轻人拍婚纱照和结婚的重要场所。
(具体的设计方案和预算在专门的文件里细述。)
实现了历史街区的复兴,体现了湛江的重要地位,为重塑城市形象发挥重要作用。霞山历史街区复兴工作的成功,将会在各方面产生影响和示范作用。建筑风貌景观,商业的聚集、休闲的特色,使绿荫小区成为霞山区的城市名片、品牌和湛江旅游的重要的景点,吸引着国内外的游人和市民。
值此大力发展湛江之际,我们告别昨日屈辱的历史,再追忆当年法租借旧日的风情,放在记忆里好好珍藏。勾略昨日烟花美丽,更盼明朝灯火辉煌。湛江将以她风情万种、魅力非凡,独特的法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使绿荫小区成为霞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