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川大道旧环球酒店附近路段,马路上的人行横道两旁设置了单车、电动车的专用通道。刘冀城 摄
汽车道“瘦身”斑马线“变色” 给低碳出行一条康庄大道
虽然加强了管理,但要让电动车安全有序出行并非易事。对此,湛江市委市政府一手抓管理,一手配套切实可行的综合解决方案,其中关键就是要让电动车“有路可走”,疏导庞大的电动车流量。
椹川大道是湛江城区的一条主干道。改造前,非机动车道十分狭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挤到一块,争抢车道行为时有发生,引发了不少交通事故。改造后的椹川大道,机动车道“瘦身”,宽度由3.7米改为3.25米,超过40%的路权分给了公交车、电动车和自行车,电动车行驶其中,畅顺无比。目前,城区已有数十条道路重新分配路权,保障电动车安全出行,这一举措在国内实属罕见。此外,随着电动车数量增多,我市交警部门积极推出相关措施,完善交通指示灯和路牌指引,对各个路口的安全岛进行改造,扩大电动车在安全岛的实际使用范围。
“过去,有些人流车流非常集中的路口,安全岛拥挤不堪,排队等候的电动车甚至挤占机动车道和斑马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吴小明说,为解决这一问题,交警部门在这些红绿灯路口,对电动车实行“借道”,即把机动车等候线后移,腾出地方作为电动车等候通道,并在红绿灯设置中对电动车优先通行。同时,重新设计市区斑马线,将许多斑马线刷成绿色底色,两侧画出自行车电动车专用道,让骑行者穿越斑马线时“专道专用”。
路面严查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路权优先保证电动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湛江针对电动车乱象的综合交通解决方案正在探索中逐渐形成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