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重视考点梳理,及时查漏补缺。要根据考纲和考点要求,全面回顾、梳理考点知识,注意把握主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好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四个板块的整合,并重视弥补自己以前复习中的遗漏、薄弱点。尤其是重要考点更要在记忆基础上加深理解,形成网络,使考点知识有序化、系统化。
重视时政热点,密切整合教材。要重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做到以某个热点去分析其所体现的基本原理,或以某些知识点去阐述说明一些热点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题型训练,特别要加强“十三五”规划内容和2016年以来的重大时政热点专题的训练。
重视题型训练,提高答题能力。根据中考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要了解各种题型的答题要求,加强答题基本功训练,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答题规律,训练答案组织能力,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主观题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照搬知识点,不联系材料;二是凭理解和想象答题,不结合知识点。要注重往年考题的演练,通过演练把握答题节奏,总结答题方法。
【历史】
把近几年的中考题特别是2015年的中考题梳理清楚,了解中考题型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过于关注命题人考什么,而是关注命题人是怎么考、怎么命题。因此复习时还是要重视基础,抓主干知识,并做好专题归纳、适当进行时事热点追踪,以不变应万变。
考生要从学科能力的角度认识历史中考试题,关注历史核心素养的五大要求——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认真看中考考纲,了解考纲的变化,对新增的考点一定要格外关注。
做选择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不论什么类型的题目都不要放弃。
【地理】
计划篇。熟悉考纲,针对复习时间和重难点,制定可行性强的复习计划。一般分为4个阶段:一是“细化”,主要是把考纲中规定的考点一一落实到教材上,力求完整、全面,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系统化。二是“梳理”,把考试内容对照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浓缩的、网络化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存储在自己大脑里。三是“深入”,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深入透彻的分析,化解难点、解除疑惑。四是“查漏补缺”,要按照考纲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全面细致地找准知识的疑虑点和缺漏点。
读图篇。地图是地理复习的灵魂,它能够十分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发展变化过程。“复习地理的最基本方法是要心中有图”,一幅地图上所包含的地理知识往往比十几页的文字信息还多,地理考查也往往与地图紧密结合。培养良好用图习惯,掌握正确读图方法;培养优秀读图能力,快速获取地理信息;要学会建立头脑地图,提升地图意识,即使地图不在眼前也可凭借头脑地图进行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