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剑,六月战中考。现在距离中考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正是中考最后冲刺阶段。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应该怎么做,才能拾遗补漏,取得理想的成绩呢?记者邀请湛江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为各位考生送上备考锦囊,帮助考生科学备考,做到事半功倍。
语文
分类积累 夯实基础
依标循本,把握方向。语文复习,尤其冲刺阶段,考生应该回归课本,以教材为主阵地展开最后的备考。
要注意分类积累,夯实基础。字词与古诗文方面,对教材中“读读写写”的词语和古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运用,做到字字落实、篇篇过关。对于易错字、易混淆的词义和诗句,用纠错本进行归类整理,时时进行错题回顾。
文言文复习,要扎实掌握课内实词词义及其用法,归纳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在熟知的基础上对比整合文言文的内容及写作特色,如劝谏类、治国类、山水类等,做到见一而知类。
现代文阅读复习可分三步走,同时增强审题意识和文本意识。第一,梳理知识脉络。运用思维导图,将现代文阅读按说明文、议论文、文学类文本分版块,将其相应的知识点和相关答题思路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做到“考什么,心中有数,怎么答,笔下有路”。第二,提高审题能力。首先,审清题型,明确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调动知识网络中的储备与策略分析答题思路;其次,审眀题意,读懂题目中的显性条件和隐性信息,按照题干分点作答,紧扣文本作答。
作文方面,近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向情境化、任务化写作,但主题依然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成长且富有时代气息。考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对作文进行扩容提质。一是分类整理作文素材,根据各类主题,整理出个人生活中有感悟、有意义、有影响的正能量材料。二是升格修改原创习作。每个主题选择一篇原创习作进行升格修改,或选取一些中考作文真题进行“旧酒换新瓶”训练,根据题目要求,将习作“改装”成考场作文。
冲刺阶段可以精选中考真题进行限定时间训练,训练对时间的把握。最好每天花3分钟练练字,还要改进语言表述,回答问题要注意主次分明,先后准确,文通句顺,言简意赅。
数学
查漏补缺 规范答题
回归教材,夯实知识体系,用好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精讲多练,注重归纳和总结;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过关,例如解方程、解不等式、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等都是热门考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注重数学思想的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都是综合题和难题的命题依据,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考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很有必要。
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客观分析自己的“已知”和“未知”,直面知识的薄弱点和能力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
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试题集。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整理出自己需要关注的经典题、真题、错题,形成个性化的试题集,一题一题地认真落实,分析和总结解题方法、技巧、规律,以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其次是“小题练速度,大题练规范”。小题复习采用限时训练的方式,强化熟练程度,提高答题速度和技巧;大题复习采用过关训练的复习方式,每周一类大题,重点训练解题方法和规范答题能力,提高解答题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同时安排适当的完整模拟考试,使考生在训练中熟悉解题的通性通法,夯实基础,提高成绩。最后是重视做真题,真题训练可以使考生熟悉题型和试卷结构,掌握答卷节奏,提高得分效率。
英语
避免题海 针对训练
听力理解:先看材料,了解或猜测题意。第一遍听,抓关键词、主要信息,理解说话人的态度、意图;第二遍听,检查大小写、名词单复数、动词的形式等,确保精准。
语法选择:解题时抓首句,浏览定调,包括体裁、时态等;分析句子,确定考点,注意九大词类的用法,确保句子连贯。
完形填空:通读全文,了解大意,锁定首句,整体预判,明确文章主旨与作者情感;先易后难,逐个击破,选出语境一致、语义连贯的最佳选项;再读复查。
阅读理解:细节理解题,细心浏览,提取答案;推理判断题,联系上下文;主旨大意题,关注首尾段及每段的主题句;词义猜测题,根据构词法、上下文情境及前后句的衔接等形式猜测。
短文填空:通读全文,知大意;复读短文,利用上下文语境,词语搭配、语法规则等判断所填词的形式;再读检查语法结构是否正确,上、下文内容是否协调一致。
回答问题:圈划关键词,准确提取信息并用完整句子回答,针对设问类型,分类训练,关注易错类型。
书面表达:写作前,要认真审题,理清写作的体裁和格式,明确写作要点及写作要求;写作中,列出相关写作要点的重点句型和短语,尽量做到表达准确、行文顺畅;写作后,检查要点是否齐全、表达是否准确、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是否工整。
精选习题,有效备考。在备考的最后阶段,避免题海战术虚耗精力,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薄弱点,针对性地从历届中考模拟题、真题中精选质量较高的习题进行训练,加强错题整理,反复巩固,提高解题能力。
道德与法治
巩固基础 搭建框架
巩固基础知识,理清易错易混知识点,有助于中考选择题拿高分甚至满分。老师在最后冲刺阶段里,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前10分钟进行基础知识和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抽查,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或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里,应该回归课本,多翻看课本内容,注重课本知识的原文表述。
搭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在基础知识上形成常记的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时遇到相关题目,能及时调出知识网络,看是否与材料有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的答案更全面更完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丢点丢分的可能。老师在最后冲刺阶段里,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里,也可以借助知识框架图记背知识点。
精做练习,形成答题思路。除了夯实基础,学生还要形成一定的答题思维。特别是非选择题,对能力的要求更高,更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答题能力又要避免题海战术,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精选练习。应结合新课标和近五年中考试题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练习,做到核心知识反复练、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梯度练、易错知识过关练。老师要认真评讲这些有价值的练习,要将自己丰富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等教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答题格式,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得分率。
物理
读透教材 讲究策略
回归原点再出发,读透教材储“能量”。读透教材中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读透演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读透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读透科学世界部分的拓展。读透教材,夯实基础,做到基础不失分。
抓住课堂强思维,善于总结提规律。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课中:一要认真听课;二要手、脑、耳并用,边听边记边想,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快解题速度;三在课堂中要善于总结规律,不断提高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和概括等能力。
学生在物理复习过程中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由线成网,要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因此在复习中要打破章节内容,建立知识网络。
错题汇总防陷阱,题目训练促能力。学生通过积累错题,剖析出错症结所在,可以抢回得分,而且印象更深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各科的老师都应该有建议过学生做一个错题归类汇总,并建议考生时不时拿出来翻看,反复巩固。这样比经常去翻卷子和书本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物理题作保证,就不能确保中考题做得熟练。
保持良好心态,做好心理调整,至关重要。建议同学们打破程序来解题,先易后难抢时间,基础不丢认真解,面对难题找思路,全面检查保成功。在正式考试时,首先要谨防审题不清,遵循“审题慢,做题快”的原则。考试中如果遇到“拦路虎”,要记得“先易后难”的考试法则,果断跳过直奔下一题。此外,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书写潦草,出现错别字,这样丢掉书写分十分可惜,而且解题完成后必须通篇检查,可用观察、计算、淘汰、图形、特殊值检查法。
化学
突出重点 梳理体系
注重课本,夯实基础。要针对课本,狠抓“双基”,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分析、研究后,挖掘、推理出知识间内在本质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每节内容复习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实验、方程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实验、结果梳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要做好每一个专题的复习,总结出从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到归纳出一般性质规律。学生在复习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的规律。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养成基本技能和能力。
抓住问题,注重实效。要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分子式、实验现象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减少出现的错误。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出重点,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把重点知识练习、分析、理解透彻。
历史
抓住基础 保持训练
回归课本,查缺补漏。考生可以通过教材目录检验自身基础掌握的程度。在回顾、检验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从目录中理清各章节的基本线索,根据目录系统回顾知识点,并构建知识结构;遇到无法联想的部分,在笔记本中做出记录。检验完成查漏后,再回头补缺。另外,教材中各课的引言部分、插图与表格、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都是考生需要加以关注的点。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注重创设历史情境,也会引用教材中的历史细节,考查学生时空观念等学科素养。因此,我们仍要通读教材,抓住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提升能力,注重实效。通过各类题型的训练,提高答题能力,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并且要养成良好的规范答题的习惯,以减少在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比如,对于单项选择题,审题时需要读懂背景材料,找准题干关键词与最后设问切入词。对于材料题,要明确解题的一般步骤是:看清问题,明确任务——细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教材,结合所学——组织文字,规范表述。另外,对于文字材料题、图表题、漫画题等也可以适当进行专项训练。
真题热身,保持状态。在冲刺阶段要适量做一些模拟试题,保持一定的训练力度,定时完成;要把近三年的中考真题做一遍,严格按照中考要求,在80分钟内完成。这么做的主要作用,一是练状态,二是练速度,三是练规范。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方法、答题规范、答卷顺序和时间分配;核对答案后要分析原因,认真反思和总结:怎样减少选择题的失误、提高审题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规范等。同时也要注意,切忌题海战术、盲目做题。
生物
回本溯源 查漏补缺
夯实基础,回本溯源。高起点低落点,以情境为题干考查知识、能力和素养是近年来生物考题的一个显著特点。能力、素养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上的,考生要重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学会对课本进行提炼加工,每章节以某个核心素养为纲在脑海中建立知识网络,从点到线到面,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多角度分析,用各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层层深入,化解难题。
逐点突破,限时训练。纵观往年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识图、表格、曲线和探究实验占有一定的分量。考生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对此类题目进行归类和梳理。考生要坚持做限时综合训练,保持每周最少两套综合卷的频率,练出节奏,练出手感。综合训练题以学业水平考试题量为准,避免偏、难、怪题,训练难度以基础中档题为主。做完后,用心纠正和消化错题,及时填补自己的知识漏洞。
查漏补缺,错题重做。冲刺阶段,错题的整理更容易让考生提分。考生可以将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中自己的易错题重新再做一次,集中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对于错题的分析,首先要找出错误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是知识点不牢固,还是不会应用,或者是粗心大意等。通过对错题的反思、归纳和整理,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思维缺陷和解题方法的不足,随后翻阅课本,重温课堂笔记,并找到相关的练习题进行拓展训练。
操作实验,虚实结合。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采用仿真机试方式,从公布的4项实验操作内容中随机抽取1项。为了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及了解实验结果,考生可以到实验室对这4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然后再上机练习操作,争取获得实验操作的满分。
地理
关注热点 规范作答
回归课本,查漏补缺。课本上的核心概念要熟悉理解;要注意整理、对比课本的区域知识;对课本的活动、思考、阅读等栏目要认真再去看一看;课本内的图表要仔细梳理,阅读地图,要先看图名,了解是什么类型的图,然后再看图例,要研究地图内容给出的诸如纬度、河流、地形、资源等各种信息,把课本知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及时查漏补缺。
关注热点,衔接课本。关注与日常生活、生产相关的或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地理事实材料,将这些材料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回归到课本,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适当训练,积累答题策略。精选几套历届中考试题或中考模拟题,适当训练,注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把握解题的方法,注意同类型题目的比较,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视做题后的反思,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不懂的地方及时咨询老师。
关注信息,重视读图。考试时,要注意认真看图,如经纬网和地形图等图形一定要在图上标明字母或河流流向等标记,学会从地图内容和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来答题。
认真审题,规范作答。考试时,要边读题边划出关键词,组织答案时不该多写的地方不要多写,不该少写的不要少写,注意不能写错别字,做完题目后,要认真检查自己的答卷,最好通读所有的题目和答案。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检查,检查出与原来不同的答案时,先不急于改,经过谨慎复核后,有把握的可以改,没把握的千万不能随便改,作答非选择题时要注意答题卡的题号,对号入座,绝对不能写错顺序或位置,若修改时,应把原答案划掉,仍写在原横线上,千万不能写在别的横线或其他地方。
大考中心态尤其重要,如果心态失衡,就有可能无法发挥出真实水平,所以考前切忌过度紧张。在最后冲刺阶段里,学生应该劳逸结合,注意清淡饮食,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状态。